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12 23:54:00

  中新网青海果洛12月11电 题: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作者 刘洋

  高原初冬,草木金黄,大山大川之间,黄河水系在此静静流淌。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和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核心地带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这里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5月,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开始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玛沁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十几年前黄河源头区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草场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增大等区域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护林员龙多介绍。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高级工程师李文莲介绍,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从5月15日开始,至7月15日全面完成,历时62天。由当地企业和238名前期管护员共同实施。

  “该项目实施中,果洛州林草局根据造林目的、立地条件、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优先选择耐高寒、抗干旱、耐瘠薄的适林树种,保证了苗木成活率。同时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科学配置了修复治理模式。”李文莲说。

  据了解,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 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内容包括退化草原改良60万亩,人工种草47.33万亩,人工造乔木林0.01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4万亩,工程固沙13万亩。

  “该项目开工前,单位协同政府部门积极引导、鼓励牧民参与到生态修复治理中,进一步拓宽了当地牧民的增收渠道。”李文莲介绍,该项目中,中标单位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通过调动项目区内,居住生活的牧民参与到治理建设中,当地牧民用工量达到了30%以上。

  据悉,该举措有效提高了当地牧民经济收入,扎实做好了牧区人口稳岗就业。随着项目开工建设,当地牧民主动参与巡山护河、垃圾清理等环保工作。

  近年来,以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当洛乡、优云乡等地为重点区域,官方累计投资4.94亿元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源干支流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以及黄河干流区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建设项目。

  共计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4万亩等,修复生态退化和受损的生态缓冲带4.9万亩,项目区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得到有效遏制,林地面积由2010年的90.18万亩提升到了2022年的419.8万亩。黑土滩面积从2019年的109.8万亩减少到2022年的63.03万亩。

  同时,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当地在各类生态修复项目实施项目过程中,优先使用当地劳动力达到30%以上,实现了“增绿”与“增收”双赢。(完)

<strong>——习近平</strong>

  春晚歌舞组导演赵大治回忆:“其实最早的时候,我们联系了李谷一老师,李老师当时生病了,说有可能今年参加不了春晚,我们说那等一等。所以第一次彩排时,《难忘今宵》还是按照李谷一老师能够参加的模式去做的。”

  “三箭齐发”下,全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4615.5元,提升至2021年的13678元,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1月27日电 (记者 李姝徵)记者27日从上海警方获悉,随着春节假期接近尾声,上海机场迎来返程高峰。

  两条跟旅游餐饮相关的新闻,都牵涉到了一个命题:陌生人社会的信任该如何维系。某种程度上,这类社会信任的涵养,既攸关减少旅游消费纠纷的现实考题,也连着“提振消费市场,激发消费信心”的重要议题。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开播后,大理的美景美食吸引着各地游客,随着春节假期到来,大理迎来了久违的旅游热潮。

冯妤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