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青铜大会“再升级” 2000道题涵盖近千件青铜文物

来源: 海外网
2024-06-18 23:53:28

  中新网太原6月17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博物院青铜大会媒体见面会17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举行,相较2022年的首届青铜大会,本次大会在赛制设置和题库建设方面均有升级。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介绍,青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见证并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几千年前,祖先用青铜器打造了一个礼乐之国,夯实了文明的根基,开启了辉煌的青铜时代。山西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山西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既表现了早期中国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系统而完整地体现了先秦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定型,刷新了人们对早期中国文明的认知。

  本次大会赛制分为线上海选、线下预赛和总决赛等三个阶段,6月为线下报名海选阶段,7月大会进入线下竞赛阶段。题库建设是本次青铜大会的重点工作,经过数月精心设计的2000道题目,覆盖国内外140多家博物馆、近千件青铜文物,涉及青铜器考古、历史、艺术、技术和保护等内容。

  当日的嘉宾访谈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吉琨璋、山西晚报副总编辑吕国俊、青铜大会(2022年度)冠军郭文静和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梁育军以“场内人”和“ 场外人”的不同身份,畅谈大会台前幕后的故事。

  青铜大会线下竞赛分为视频题、车轮战、滚动题、拼图题、线索题、风险题等六大关卡,在青铜大会模拟答题环节,现场记者走上赛场亲身体验。赵志明介绍,“青铜大会”是山西博物院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项目,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竞赛答题的形式,广泛汇集文物爱好者,共同传播中国青铜文明,让古老的青铜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完)

<strong>  降价将传导至产业链</strong>

  新春时节筵席摆开,笙歌高奏,大家都喜迎新年。姑娘们的纤纤素手端来的春菜盘子里有青、有细。天地阴阳交合之气就这样融入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很美好,姑娘们戴着都高高兴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休息之余,陈耀也不闲着,他手把手教起三四岁的外孙女学习兔子剪纸。他表示:“传承文化,最有效的就是从娃娃抓起。”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0/80/5624199486135388836.jpg" alt="" />

  于是之先生作为话剧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原第一副院长,在话剧舞台上和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物形象,在人艺管理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独特的表演风格不仅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整个戏剧界都享有盛誉。于是之经常说,“我不是大师,只是个普通演员。”他高超的艺术水准和人格魅力,至今仍然影响着后辈艺术工作者。

  1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同黑龙江、福建、新疆、河南、北京、四川等地基层干部群众视频连线,看望慰问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福利院的老年朋友、能源保供企业的员工、高铁站的干部职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和群众、乡村基层的干部群众,给大家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慰问。

吕显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