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鹏所城:与香港九龙寨城上演“双城记”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21 20:17:31

  中新社深圳3月30日电 题:深圳大鹏所城:与香港九龙寨城上演“双城记”

  作者 索有为 张璐 黄海旋

  打响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第一枪的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大鹏协副将署遗址、近十万平方米的明清民居群……这些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在坐落于深圳市东部的大鹏所城中历经风雨洗礼,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深圳香港同根同源,深圳大鹏所城更和香港一衣带水,与香港九龙寨城在近代史上演‘双城记’。”近日,大鹏新区博物馆副馆长黄文德向中新社记者讲述大鹏所城的今昔。

  大鹏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称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管辖珠江口以东洋面四百余里,涵括整个香港地区,明清两代一直担负着南粤海防安全的重任,蕴藏着深港众多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黄文德说:“作为鸦片战争首战、更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战的九龙海战,就发生在大鹏所城管辖的海域。”

  据介绍,虎门销烟后,英人不甘心鸦片被销毁,烟贩商船仍然在珠江口沿岸、澳门、香港等地猖獗活动。1839年7月,一群英兵在九龙尖沙咀借酒行凶,殴毙村民林维喜,案发后林则徐严令英商义律交出凶犯,但遭拒绝。同年9月4日下午,驻守大鹏所城的参将赖恩爵奉林则徐之命带领水师船只巡视九龙、尖沙咀海面,严断英人的粮食、淡水接济。义律等乘船到达九龙山炮台对开海面,以求食为名实施炮轰。赖恩爵指挥清军还击,整场战斗历时五个小时,最终英人败退,查明的英人海上尸体有17具。此后,英船攻官涌营盘,但被守军击退;10月,赖恩爵会同陈连升等分兵五路重创英人,英船尽退。

  “九龙海战以中国水师的胜利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鸦片战争初期,英军在粤闽无隙可 乘。”黄文德站在振威将军第门前自豪地说,“赖恩爵因战功升为副将,并得到道光皇帝赏赐金线五爪龙袍。”

  黄文德告诉记者,赖恩爵任广东水师提督期间,对侵占香港的英殖民者积极防御,向朝廷上奏倡建九龙寨城,并带头捐俸建造,得到广东乡贤的极力支持,营建经费迅速达到47万两白银巨款,而估算工程造价为9万两,以至于道光皇帝下旨停止捐输,修城所余款项用于维护珠江口炮台。

  九龙寨城建成后成为清朝抗击英军继续入侵的最前哨,大鹏协副将移驻九龙寨城,统辖大鹏、东涌左右二营。黄文德说:“如今残留的九龙寨城寨门横额上的落款为两广总督耆英、广东巡抚黄恩彤、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可见九龙城的重要性。”

  大鹏所城通过挖掘深港450年同属新安县的历史故事,打造了“一衣带水”专题展,并讲述深港人民共同抗击倭寇、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日寇等的历史。黄文德称,大鹏所城内还有名震港九的抗日英雄刘黑仔故居,这些陈迹不仅生动展现了深港的历史渊源,还吸引了很多香港中小学生及社团组织前来参观学习,以加深两地青少年对共同历史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记者漫步到所城的一角,看到一家港式茶餐厅正在修缮,经营茶餐厅的当地杨姓居民说:“近几年到这里的香港游客逐渐增多,而今年预计有十万名香港游客通过旅游团来观光,所以趁工作日慢慢调整下店里的装饰,希望能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宁波1月18日电(林波 卓璇 杨芝)古城摆起长桌宴,年糕风味“大PK”。1月18日,浙江“千年古县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举行年味活动,用各式各样的年糕美食和丰富的年俗活动,款待来自四方的食客。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小沂的主管护士庾晓君说,小沂非常勇敢,“她和我们讲述了这些年的治疗历程,我们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帮助她康复,恢复身体运动机能”。

  此次活动系新冠疫情以来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新春招待会。杨进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来宾致以新春问候,表示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系全世界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和传统,亦为家人及朋友团聚的日子。他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中国新年都由中国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动物代表,其中兔位居第四。

  春节前夕,西溪湿地张灯结彩,年味十足:慢生活街区挂满了形态不一的灯笼,亮灯后,火树银花绚烂无比;河渚街上大红灯笼墙营造着喜庆气氛;福气“咚”来,周家村大码头,大大小小的福鼓等待游客前去敲响。

  “灭火和救援中与时间赛跑,我们靠的就是一对‘铁肩膀’和一双‘铁脚板’。”闫兵说,由于泰山的山岳地势特点,消防车辆和其他大型救援设备难有“用武之地”,消防员们抢险救援、执行任务大多靠徒步行进、手抬肩扛。

张雅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