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揭牌一周年 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新增馆藏精品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6 00:13:26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吕少威)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国家自然博物馆迎来揭牌一周年,举办了系列特别活动,并延长晚间开放时间至21点。

  当天,“自然乐章——国家自然博物馆2022-2023年新增馆藏精品展”开展。209件精美展品引领观众进入奇妙的自然世界,其中超九成展品是首次展出。该展览将持续至7月21日,免费开放。

  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介绍,该展览分为十个单元,涵盖新馆展陈涉及的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动物、植物、人体、微生物、水生生物、中医药、生态共10个学科方向和重点收藏门类,有些展品在国内仅此一件。

  其中,“地球宝藏——岩矿地质”展示包括祖母绿、坦桑石、菱锰矿、海蓝宝等众多地 球内部岩石与矿物精品;“生命史诗——古生物”展出的霸王龙、伶盗龙、哈密翼龙等“热门”古生物的复原模型来自最新捐献,观众还可与霍夫曼沧龙头骨、郊狼头骨、残暴海巨龙头骨等珍贵古生物化石相遇。

  “人类朋友——动物”呈现了最新入藏的各类动物标本,其中约20件昆虫标本为珍贵物种,中华秋沙鸭、尼罗河巨蜥、圆盾大袋鼠等动物标本均是首次出展,尤其“美洲狮捕猎原驼”组合,两种动物标本的产地均为智利,这组标本呈现出两者在自然生境下捕猎和被捕食的状态,姿态生动逼真,神态栩栩如生;另外几个单元分别展示微生物、水生生物、植物、生态、中医药、人体等门类新入藏的馆藏精品。

  张玉光介绍,过去两年,该馆持续扩大展藏品的收藏种类和数量,共征集展藏品4万余件。截至2023年年底,该馆馆藏规模已达到40.16万件。

  5日上午,国家自然博物馆还举办了两场特色科普活动,“展品背后的科学家故事”和“自然观察员——博物馆里的标本观察”。由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师分别以故事讲述和引导观察的方式开展,向小朋友们娓娓道来。

  下午,观众则可观赏由国家自然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科普剧《再生之王》。科普剧通过魔术与表演结合的方式,探索生物“再生”的奥秘,了解生命繁殖的神奇,揭示生物世界基因的神奇密码。

  除了为普通公众策划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之外,国家自然博物馆还在当天举办多场博物馆专业领域会议,探讨自然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相关话题。(完)

  <strong>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 袁波:</strong>RCEP使中日韩三国首次建立自由贸易联系,为日韩企业拓展对华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预期,日韩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同时,RCEP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形成叠加效应,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与东盟成员之间的贸易增长活力。

  据统计,随着元旦、春节临近,朝阳区多个重点商圈上个周末客流总数超过57万,单日客流总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72%。餐饮消费也在快速恢复,美团数据显示,12月27日朝阳区餐饮消费指数达87.7%。

  京津冀三地经开区近期实施第四批“同事同标”事项,在三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首个“京津通办”自助服务厅在天津投用,179项北京事项和200项天津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

  余隆:1997年我33岁,结束在德国的留学回到北京,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无知无畏”,想在音乐领域尝试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

  不久前,25岁的航天人刘辉参与了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看到火箭腾空而起,助推分离成功的那一刻,刘辉无比激动,他也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助推动力系统指挥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说:“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吴逸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