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境游渐热 业界期待旅游市场“百花齐放”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6 17:07:39

  中新社上海6月5日电 (范宇斌)作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上海正着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期,上海入境旅游逐渐火热,街头出现不少海外游客体验City Walk(城市漫步)。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其中过夜外国人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0%。

  记者观察到,上海正着力做 好引客、待客、留客三篇文章,不断推出精细化便利措施。由于交通便利、航班密集、城市基础设施发达等综合优势,上海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上占得先机。

  同时,上海陆续推出支付、通信等便利措施。今年5月,上海推出不记名实体卡Shanghai Pass,缓解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覆盖交通出行、景区景点、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多元消费场景,为境外人士、手机使用不便人群提供便捷服务体验。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超4.5万台,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上海不断升级迭代文旅消费体验新玩法。上海目的地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玮受访时说,海外游客日益青睐深度体验类线路,“像本地人一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居民时尚生活的交融,因此旅游机构推出更丰富多元的旅行产品,满足入境游客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大型节展赛事不断,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例如,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在上海的三天赛事吸引了近20万观众到场观赛,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0%,上海地区以外观众占比80%;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四天入场超4.5万人次。

  “旅游业带动效应显著,如租车行业、酒店和房地产行业、餐饮业等都受到旅游业拉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炜表示。

  审视当下,如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是当前旅游市场面临的新命题。

  随着中国各地文旅火热“出圈”和“特种兵式旅游”兴起,王炜认为,这些新现象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当下,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旅游方式逐渐多元化,旅游从业者更需要思考如何创造需求、优化服务,推出更多本地化产品来满足消费需求,甚至激发消费潜能。”

  上海市侨商联合会会长陈坤校受访时说,上海市侨商联合会近日发出“提质扩消费创新促发展”上海侨商侨企在行动倡议书,号召侨商侨企结合上海的城市底蕴,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将商业、旅游、文化、体育赛事、展会等多种元素融入消费产品和活动中,提升消费体验新内涵,发掘服务消费新亮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当各种需求、产品和服务争相涌现时,人们才有更多选择余地,从而使市场变得欣欣向荣。”王炜表示,不仅是上海,每个地方都值得开拓旅游市场,加大相关配套设施供给,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某个地方捧红,而是让更多地方成为游客的诗与远方。”(完)

  德阿布雷乌说,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榜样。“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合理的发展战略,使今天的中国成为经济强国。这套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对于长子人来说,春节餐桌上的一道猪头肉,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承载着家乡特有的民俗风情。

  <strong>40年等一个适合的角色</strong>

  易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42项、县级非遗项目93项。目前,该县有文化企业421家,特色产品有易水砚、铜雕、绞胎瓷、京绣、剪纸、斗拱等,获评“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强县”。(文图/记者吕子豪)

  据江北区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科科长沈虹介绍,目前,专项抽检工作已经覆盖了该市场的八大交易区,检测总批次数达33批次,“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强监管力度,最大程度确保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完)

  ——加快构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新格局,全面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深入开展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活断层探查,推进承灾体地震灾害风险隐患调查,加强重大风险源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重点对高层建筑、桥梁隧道、水库大坝、地铁和生命线工程等重大风险源开展实时监测;推动风险区划数据库建设和动态更新,开展城市大震巨灾情景构建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减隔震技术推广,服务城市建筑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加固。加大乡镇房屋设施抗震安全服务力度,加强乡镇房屋设施抗震设防情况调查,推动房屋、设施等基础数据共享;强化乡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技术指导,服务乡镇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黄盈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