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共通”院长论坛在浙大举行 共论国际传播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8 23:08:09

  中新网杭州6月18日电 (张斌 何可)近日,首届“全球共通”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机构的30余位国际传播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齐聚一堂,围绕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相关议题展开研讨。

  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在致辞中表示,建设中国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应扎根中国现实土壤,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为全人类谋求福祉。

  会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方兴东分享了学院围绕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学科发展的一系列行动规划,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宣读了“全球共通启真倡议”。

  方兴东围绕《做“全球共通”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这一主题提出,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瓶颈不仅是叙事和信息传播的问题,更是整个知识与实践体系的问题,亟待结构性和体系性的变革。浙江大学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累,学院将在未来承担更多国际传播的使命,通过“基础理论”“基础设施”“基础平台”三大“基础行动”对接重大国家战略和省域战略。他希望,可以与各大院校、各大学科形成面向全球的合作闭环,推动国际传播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此次活动为“浙江大学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以有组织科研的形式凝聚学界、业界的创新合力。会上还举行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未来两个学院将就课程体系共建、科研项目合作展开全面合作,共同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学科变革模式和内容行业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张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教授及联合国全球媒体和信息研究项目专家洪浚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吴飞依次围绕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多个角度展开了主旨演讲,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随后,与会专家在各分会场围绕国际传播的核心议题讨论分享并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的国际传播知识体系首先要理解国际传播,明辨国际传播的问题所在,从而探索未来的发展路径。在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工作中,应注重跨学科综合素养和多领域专家的协同努力,并需加强与产业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实践教育的有效对接,以进一步加强增强中国国际传播的整体实力。国际传播应立足国际关系,尊重文化差异,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完)

  尽管特斯拉方面依旧表示,本次降价背后的核心驱动原因依旧是技术驱动带来的成本下降。但部分业内人士和部分研究机构均认为,特斯拉价格下调背后的原因是订单储备的不足。

  肖光信是该公司一名客货车轮探伤技师,身材瘦高的他从事探伤工作30余年,从未发生过一起错探和漏探事故。因总能准确无误地发现轮对各处裂纹的“蛛丝马迹”,肖光信常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列车“侦探”。

  <strong>巴西社会学家 贝内西奥·施密特:</strong>我个人认为这次冲击国会、法院和总统府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两年前美国冲击国会事件的“翻版”,当时特朗普的支持者也不认可拜登就任总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二十大党章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出明确规定,对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十年力度空前的反腐败斗争,成效卓著、举世瞩目,但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打赢这场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斗争。

  1994年3月至1996年11月,佛山卫生检疫局火车站办事处副主任(副科级);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55/7580890896226471331.jpg" alt="" />

王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