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工作!刘永好夫人72岁走向台前,出任两家公司董事!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2 01:05:08

刘永好的背后,支持他的这个女人名叫李巍。一直以来,李巍给外界的形象都是“对内相夫教子,对外做自己的投资”。她在社交媒体上小有名气,视频内容长期在谈育儿经、讲女性力量、家庭和谐等。

今年3月以来,李巍一改过往“低调”作风,开始走向台前。

简历显示,李巍出生于195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学院。令人疑惑的是,72岁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李巍缘何反其道而行之。

江南春在视频中表示:“人不是因为老了才停止工作,而是因为停止工作才变老。”对此,李巍深以为然,称“这也是我为之永不放弃努力工作的价值观”。“我热爱工作如同别人热爱烟酒茶,工作使人愉悦和快乐!”她还表示。

这或许算是她对其以72岁高龄出任两家上市公司董事的回应。

某种意义上讲,李巍是在替丈夫和女儿做事。新希望服务、新乳业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刘永好、刘畅父女。新乳业的公告透露,李巍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新希望服务则表示,根据中国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李巍被视为其配偶刘永好透过其控制的法团拥有权益的5.45亿股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

李巍进驻董事会,使得刘氏家族进一步介入到了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之中。这两家公司是刘永好旗下上市公司中业绩表现相对稳健的企业。

2023年度,新希望服务收入12.61亿元,同比增加10.7%,毛利为4.4亿元,同比增加2.1%。同期,新乳业营收109.87亿元,同比增长9.8%,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9.27%。两家公司上市后营收和盈利均保持正增长态势。

李巍的加入能够为两家上市公司带来哪些变化,还有待观察。

“(李巍)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商,在业务运营及商业策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新乳业的公告称。

1978年至1988年,李巍从事执业医师。上世纪80年代末,李巍弃医跟随丈夫刘永好从商,创立新希望集团。此后,李巍放弃事业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在刘畅出国读书后,她开始了二次创业。1996年,李巍创办了西昌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同年,她还创办了成都好吃街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下称“好吃街餐饮”);2001年,李巍又创办了成都枫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枫澜科技”)。

据企查查,目前好吃街餐饮分别由李巍和刘畅持股90%、10%。该公司对外投资了新希望五新实业等多家房地产相关企业。

枫澜科技主要从事饲料添加剂业务。李巍等于2011年将枫澜科技卖给了新希望六和(000876),但她本人长期在枫澜科技担任董事长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李巍在新希望服务董事职务上的履职动作十分积极。

3月份以来,李巍频频走访新希望服务在各地的在管项目。与此同时,她的个人抖音账号对新希望服务的宣传也多了起来,主要涉及公司业绩、服务内容等等。另据媒体报道,新希望服务还在5月中旬将李巍读书会“搬进”小区,由李巍直接和业主对话,分享个人家庭、创业经验。

  去年1月27日消息,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有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7月23日消息,何有成被“双开”。

  据中纪委网站上述文章,随着核查的深入,昔日的老部下宋某某、李某等人先后接受组织谈话,听到风吹草动的闫学会第一时间与这两名曾经的心腹取得了联系。

  五一前夕,我走访武汉高校、景区和购物中心等场所发现,这座城市对外地游客颇为热情,也许人们仍然感念疫情期间各地的驰援。五一来临,大批游客即将到来,如何为海量游客提供愉悦的体验,也是武汉面临的考验。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特约评论员 管姚:你的观察很敏锐。我留意到一个细节,甚至今天还有自媒体做起了翻译版本评点,对比诸如“隔岸观火”、“拱火浇油”及“趁机牟利”的金句提法,哪种翻译更贴切,更精准。博主的结论是,对照英国BBC同题报道,今天《华盛顿邮报》的转译版本完胜:China would neither watch the fire from afar,nor add fuel to the flames,let alone exploit the situation for profit。在我看来,美西方媒体的这种关注报道热度,正是大国分量大国影响力的具体折射。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所谓“中方干涉加内政”的炒作是失败的。尽管有加情报部门不断炮制虚假报告进行精准投喂,这几个政客和媒体也非常卖力,但就一个话题渲染炒作了几个月时间,仍然未能在加拿大掀起他们期待中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而加拿大多数民众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糊弄。

谢泰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