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 青海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超57万户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5-31 00:49:22

  中新网西宁1月22日电(祁增蓓)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全程网办率达95%以上;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创制不适宜经营主体名称纠正办法,西北地区率先重构迁移登记流程;在全国首创经营主体注销“服务链”集成化工作机制……记者22日从青海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57.14万户,同比增长3.87%。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兴民在会议现场介绍,2023年,青海省经营主体结构持续优化,新设经营主体7.5万户,同比增长26.9%;制定出台33条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14.4万户经营主体享受改革红利;推进减负降费长效机制建设,聚焦经营主体所需所盼,全方位开展金融、水电气暖、物业、医疗、旅游等领域价格监管,企业负担大幅下降。

  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青海省扎实推动知识产权机构改革,将知识产权工作首次纳入青海省政府督查激励计划,进一步延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链条,建成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2家,推动商标专利申请、信息查询、检索及数据下载等业务“一网通办”,市州层面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实现“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青海省累计注册商标7.67万件、授权专利3.51万件,同比增长17.1%、12.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2件,同比增长19.3%,累计申请PCT国际专利80件。

  同时,青海省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铁拳”“净域”等26项执法行动,全年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873件,同比增长51.8%,发布典型案例57件,查办商标侵权案件近百件,同比增长167%,销毁价值1.7亿元的侵权假冒商品,全省过度包装、食品浪费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2023年,我省维权效能大幅提升。全省消费者维权系统受理投诉举报咨询16.3万件,同比增长40.3%,受理率 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57.5万元。”刘兴民说。(完)

  <strong>免费试用连环计</strong>

  <strong>免费试用连环计</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8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调高,成为近期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不约而同的选择。

  方晴在湖北农村出生长大,受当时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她成了家里的独生女。不过因为有不少堂哥堂姐、表弟表妹,方晴从小就不缺玩伴。直到现在她还记得寒暑假时与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放烟花、捉鱼摸虾的场景。

  此外,有专家指出,从一孩到三孩,大到在全社会重新形成对生育价值的认识,小到相关社会化服务供给,都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经历了从几乎没有到有的过程,本身就具有积极意义。”杨凡表示,相关举措的力度和作用是逐渐增加和显现的,让更多人感受到生育成本减轻进而改变生育意愿,也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在全球通胀仍处高位之时,中国产品对稳定国际市场价格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也为世界提供稳定需求,进口总额从2020年的14.3万亿元,到2021年的17.4万亿元,再到2022年的18.1万亿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中国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极大激发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其正面外溢效应的预期。有国际媒体报道说,全球投资者正以近乎创纪录的速度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其中大部分用于投资中国资产,为2023年强劲开局。

洪国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