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迎来一家“根正苗红”的CRO公司

来源: 格隆汇
2024-05-20 03:31:14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这是医药行业漫长的资本寒冬。

  近日,这尴尬的颗粒无收阶段终于被打破,科创板即将迎来一家“根正苗红”的CRO公司上市交易。

  2024年5月15日,证监会公告,同意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诺思)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书显示,益诺思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同时具备NMPA的GLP认证、OECD的GLP认证、通过美国FDA的GLP检查的企业之一,益诺思与国际标准接轨,具备了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服务能力。

  公司服务主要涵盖生物医药早期成药性评价、非临床研究以及临床检测及转化研究三大板块,其中非临床研究板块具体包括非临床安全性评价、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非临床药效学研究。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统计,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10%和6.80%,均在境内市场排名第三,已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据悉,益诺思选择的失第一套上市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 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财务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82亿元、8.63亿元和10.38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8452.01万元、1.18亿元和1.82亿元。

  作为一家CRO公司,益诺思只能说有一定的特色,但是并不特别突出。

  但是相比于国内大部分CRO公司由个人控股,益诺思的控股股东大有来头,这是一家“根正苗红的”CRO公司。

  招股书显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国药集团直接持有益诺思622.3318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的5.8858%。

  同时,国药集团通过其下属全资子公司医工总院和国药投资间接持有益诺思3966.6044万股,占益诺思总股本的37.5147%。

  也就是说,国药集团合计持有益诺思43.4005%的股份,实际支配的股份表决权超过30%,为公司实控人。

  此外,截至IPO文件签署日,益诺思13位股东中,有7位属于国有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超过70%。

  这7位国有股东分别为医工总院、张江生药基地、国药投资、国药集团、公共技术、浦东新产投、上海科创投。

  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此次益诺思计划募资16.02亿元,其中,10.45亿元将用于益诺思总部及创新转化中心项目,3.57亿元用于高品质非临床创新药物综合评价平台扩建项目,另外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责任编辑:何俊熹

  近期,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strong>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strong>此外,针对以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近期也对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和财付通公司等实施了行政处罚。

  吴威是龚贺从小到大的朋友,也是一名导游。龚贺出事前一天,他正在青海带团,还跟龚贺说自己有高原反应。龚贺分析说,“你三年半不出团,身体免疫力下降了吧。”

  常态化监管也将与国际接轨。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愿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在反垄断、数据监管、运营管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制定金融科技监管规范,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安全的金融科技生态环境,提升金融业创新能力,同时防范跨境监管套利和金融风险跨境传染。

  克而瑞也表示,当前房企投资拿地更追求确定性,一二线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成为房企“抢地”重心,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土地依旧无人问津,土地市场呈现“局部火热、整体偏冷”的格局。大多数城市都没有如期完成上半年的拟供应清单,即便是表现较好的一线城市,较2022年同期成交量也出现下跌。

  那天中午,车内的温度已经高达40多度。12点的时候,张凯在北京西站送上一个团的孩子们,下车的时候,他感觉阳光毒辣,烤得脖子发烫。送走孩子们,他去了卫生间,打湿头巾之后放在脖子上,才凉快一点。但不到10分钟,头巾就全干了。

  2016年以来,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揭榜挂帅”探索。记者了解到,与华为这种企业直接发布“榜单”的模式不同,更多地方实践中,“揭榜挂帅”较常见的模式是:由地方政府牵头,先围绕当地重点产业征集企业的实际需求,并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需求进行遴选和评审。“揭榜者”和需求方建立正式合作后,政府会给予部分比例的配套资金。这种模式中,政府扮演了中介和桥梁的角色。

冯夙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