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新一轮楼市去库存政策有望开启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11 12:06:51

  分析认为,此次会议多次提及房地产去库存相关内容,并且明确“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传递三大信号。

  一是楼市去库存工作紧迫性强。

  根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百城库存报告,4月份,中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超5亿平方米。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新房库存需要26.5个月时间方可消化完。该机构测算的中国百城库存去化周期合理值为13个月左右。

  需要看到,库存问题是由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带来的,应被视为阶段性问题,并不会长期持续。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解决它需要供需两端政策同时进行调整,一边加快销售,一边盘活存量。

  二是已 出台政策措施将加快落地。

  此前出台的“5.17”重磅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有两大主要部分:一是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激活市场需求;二是由政府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等,盘活存量。其中,房贷新政已经快速落地,据机构统计,超八成城市已执行新政策。但第二部分,即“收储商品房”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后续这一工作有望加速。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近几年已有部分城市采取由国资平台出手,直接收购开发商存量新房房源,改作租赁住房的做法,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配套政策跟进,资金支持力度也有望进一步加大。在土地端,对于以收回、收购等方式盘活土地存量的,配套资金等或进一步细化落实;在新增土地供应方面,将严格落实“库存量较大城市减少土地供应”的政策。

  三是更多创新性政策有望加速储备、适时出台。

  业内认为,本轮房地产政策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出台了创新性的政策措施,如设立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等,找准了问题症结。

  曹晶晶指出,从会议相关表述来看,新的去库存、稳楼市措施尚在研究储备过程中,落地仍需要一定时间,但从整体基调上可以看出,新一轮楼市去库存举措或将逐渐启动。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新的去库存政策意在让二手房和新房的库存加速消化,促进良性循环,稳定价格预期。具体而言,后续可能由国家自上而下筹集收购基金,加大城中村改造、拆迁改造收购商品房安置力度等。

  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已多次部署稳楼市相关工作,各地加速出台支持性政策。5月份,中国多个核心城市优化楼市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以上海为例,据中指数据,5月28日至6月5日,上海二手商品房日均成交847套,较4月日均增长约43%。

  淄博是一座重工业城市,拥有全面的工业门类,曾凭借着良好的基础和资源禀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淄博所处的产业环境发生变化,面临着巨大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曾经拖动经济齿轮飞速运转的重工业,变成了淄博必须“腾笼换鸟”的历史包袱。

  今年2月1日消息,黑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辛敏超被查,他于2011年任五常市市长,2014年6月任五常市委书记,2016年11月调任双鸭山市委常委,张希清正是他的继任者,2016年11月任五常市委书记。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认为,第一审、第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法核准对张维平、周容平判处死刑的判决。

  随后,陕西省林业局相关人士回应称,已注意到网络上的信息,大熊猫“小丫”因尿毒症于去年6月去世。对于发病的具体原因,该人士表示,(自己)工作不具体负责,所以不是特别清楚。不过,“小丫”从发病到离世前,都有专业团队进行救治,进行了相应报告,也进行了核查。所有程序都没有问题。

  然而,在这种持续性的舆论聒噪声中,加拿大外交却做出了不该有的过激反应,再次暴露出其不成熟、不独立及不稳定的一面。起因是加拿大媒体近日又披露了该国安全情报局(CSIS)在2021年撰写的一份报告,在对“中方干涉加内政”老调重弹之外,还诬称有关中国驻加领事官员对一名加议员及其亲属实施所谓“威胁”。这让那几个已经声嘶力竭的政客和媒体如获至宝,在几个月的“坚持”后终于看到了把事情搞大的一线希望。

  记者:针对两岸恢复旅游,大陆方面日前表示,民进党仍禁止台湾旅游团到大陆,台陆委会则称“等待大陆开放对台旅游”。目前两岸旅游似乎陷入胶着状态。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最近是否有相关的计划?

蒋泓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