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明文化论坛7月举办 百余件精品文物展明韵风华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3 20:14:20

  2024明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13日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昌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论坛将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向大众,活动贯穿全年,推动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2024年明文化论坛以“多彩大明·盛世华章”为主题,将围绕明代社会各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深入研究分析,传承借鉴优秀文化,汲取历史智慧。论坛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时间贯穿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论坛开幕式,主论坛将通过明史专家主旨 演讲、知名演员发表观点、驻华使节中外对话等环节,共话发展与合作。同时,还将对明十三陵全域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建设项目以及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进行集中发布,推动明文化多元化发展、多形式传播。

  6场主题论坛分别为“美美与共”“百家话明”“皇都营建”“世出阳明”“高文雅典”“明韵新生”,将围绕明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百余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明文化研究最新成果进行研讨交流;系列文化活动分为“明之礼”“明之悦”“明之彩”“明之韵”四个模块,共30余项文化活动供市民参与体验。

  此外,论坛还将通过5场文物展览加强文物活化利用,目前已在广东深圳、湖北武汉等地举办多场主题文物展。论坛举办期间,将举办“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和“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专题展”,首都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将齐聚明十三陵。

  本次论坛融入亲民元素,昌平区文联特别创作了朗诵剧《浓缩的大明》,以话剧形式将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大众面前。除邀请专家学者,多位参与明代电视剧表演的艺术家,还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推广明文化。今年,论坛特别推出“国际友人聊大明”活动,同时邀请30余名国际友人参与中外对话、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表示,2023年,在经济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之前,国内宏观流动性仍将维持相对宽松态势,资金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中低位;后续伴随经济逐步企稳,货币政策可能由“松”转“稳”,内生融资需求改善可能支持信贷增长和结构优化。海外通胀有望逐步下行,全球流动性紧缩迎来拐点,通过汇率和资本流动等渠道给国内货币政策带来的掣肘有望逐渐消退,关注海外通胀缓解的节奏。总体上,2023年宏观流动性对资本市场仍有相对积极的支持作用。

  面对当前大量需求,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多地免费发放的防疫健康包,为不少购药困难的老年人和偏远地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公职人员截留药物、优亲厚友的可能。

  据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统计,2022年前11个月股市资金净流出超过8800亿元,而2021年全年为资金净流入16600多亿元。

  虽然未来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不少参展车企认为,国内车市经过调整之后,2023年第二季度将回暖,甚至还会提前。在车展背后暗流涌动,各类车企蓄势待发,争夺新的市场份额,合资车企与自主车企,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博弈升级,加上“国补”等政策退出,电动车真正与燃油车贴身肉搏,这些让车市走势将更加复杂。

  在前20名的排位变化中,滨江集团、华发股份、中国铁建、远洋集团入围前20名,而世茂集团、阳光城、中南置地、龙光集团跌出前20名。

  易敏说:“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的孩子其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往往来自于家长过高的期望。我们都知道,一般英语的课外班,特别是有外教的课外班价格都不菲,很多重视孩子英语的家庭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英语启蒙上花费颇多,但是英语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循序渐进,打牢基础,如果只是囫囵吞枣式学习,对单词的掌握不牢靠,一旦到了小学中高年级词汇量增大时,学业压力增大,有些孩子会失去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动力与兴趣。”

黄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