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天山错报营收,监管出手!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4 04:07:38

  错报营收,监管出手!

  截至6月3日收盘,ST天山股价报6.89元/股,跌幅6.13%。

  营业收入出现错报

  新疆证监局认为,2023年,ST天山活畜业务部分供应商与客户重叠或存在借贷、劳务等密切关系,基于谨慎性原则,分别调减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活畜销售收入103.44万元、1630.82万元、922.71万元,导致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的营业收入错报金额分别为103.44万元、1734.26万元,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新疆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同时要求公司加强活畜业务的内部控制,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保证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对2023年半年度报告和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中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更正并披露,并于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向新疆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如果公司对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ST天山称,公司对决定书所指出的问题高度重视,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严格执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认真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确保更正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公司后续将严格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述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活畜业务毛利率为负

  根据ST天山2023年年报,公司属于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畜牧业,主营业务中畜牧业占比约80%,且以牛育种和肉牛养殖为主。

  ST天山上一次被市场关注,还是公司2023年活畜业务毛利率为负的消息。ST天山为此收到交易所问询函。近期,公司针对此事回复了交易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对活畜业务毛利率为负进行了说明。

  公司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活畜业务毛利率为负,主要是公司青年母牛业务和育肥牛业务亏损所致,其中报告期青年母牛业务毛利率为-2.49%,育肥牛业务毛利率为-0.99%;育肥牛业务亏损中育肥公牛毛利为-3.63%,育肥退役母牛毛利17.74%。青年母牛亏损系通辽公司养殖亏损以及宁夏美加农公司销售未到育龄期的奶母犊牛所致,育肥公牛亏损全部系通辽公司亏损所致。

  对于最新销售情况,ST天山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4月销售活畜211头,销售收入153.11万元,环比变动分别为-69.20%、-81.71%;同比变动分别为95.37%、-36.64%。活畜业务中,不同用途和不同客户需求的牛只养殖周期存在差异,公司会根据生产经营规划和市场行情变化趋势适当调整出栏时间。4月活畜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环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月出栏牛只数量低于上月;活畜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同比变动的主要原因是,4月销售的大部分为均价较低的退役母牛。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与全国其他城市类似,淄博房地产市场也曾经历过辉煌时期。2017年,淄博的楼市异常火爆,核心区域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但自疫情暴发以来,淄博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入市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并陷入价格战。

  今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出席中国-中亚外长会期间再次强调,再复杂的危机,最终都要通过谈判化解;再复杂的冲突,最终也只有政治解决一条路。也只有这样的深刻洞察与清醒认知,真正成为国际共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真正实践“三个不会”,乌克兰危机停火止战、实现政治解决,才最终可期可即。

  2018年11月16日,国际顶刊《科学》罕见发表了一篇评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改革的社论。文章称,基金委从2018年下半年开启的全方位改革“反映了全球科学与技术研究范式近年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即“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跨学科研究凸显重要性”。

  2021年9月,闫学会被查;同年11月,闫学会被免去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职务,经北京市监委批准,对其采取留置措施。

  美方的态度则比较微妙。有点酸不溜秋的。通话结束后不到24小时,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表示,中乌领导人通话“是件好事”,但对是否进一步促进和平进程仍持有疑问。他强调,白宫事前对此并不知情。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林政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