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5-31 23:31:09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 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力的时尚美。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在迎春文艺晚会和元宵特别节目中,艺术家们摆脱了演播厅的“束缚”,从棚内走向街头、雨林、竹林、江边、湖中,以天为幕、地为台,共展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美好画卷。

  <strong>“连歌中有我们的青春”</strong>

连接着全球华人共同的情感和记忆

  岛上非常潮湿,东西收在行李箱里没多久就会长出“绿藓”,不少官兵患上风湿病,一到阴天下雨就疼痛难忍。还记得刚上岛那会儿, 徐强把放在行李箱里的衣服拿出来在阳光下晾晒,被山风吹飞,他只能漫山遍野地追。

  据介绍,振华小学以原066基地型号总设计师王振华命名,于2022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作为老一辈三江人的杰出代表,王振华总设计师扎根鄂西三线十八载春秋,在最艰苦的环境下矢志不渝、潜心钻研。

  一般来说,年画作品只有3到6种颜色,而杨乃东此次刻印的这幅年画一共使用了22种颜色,每种颜色都需要单独雕刻色版,总共需印刷22次才能完成。“做木版年画,是一辈子的事情。我要把手里的活做好,代代相传下去。”杨乃东说。

蔡登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