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泥、扶秧苗、修田埂,都得抓紧干”(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来源: 新华社
2024-06-24 11:58:33

拜登:想和普京“认真”谈下她aika番号,

  福建宁德屏南县党员干部下沉防汛一线——

  “清淤泥、扶秧苗、修田埂,都得抓紧干”(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翻大山,穿密林,走泥洼,近20公里的山路,从镇里去一趟柏源村确实不容易。”最近,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党委组织委员郑榕索性住在了柏源小学校舍里,一门心思放在了柏源村的防汛上。

  “苏书记,雨停了,天也亮了,咱们一起去清淤疏田吧。”天气放晴,6月20日早上不到6点,郑榕穿上雨靴,扛起锄头,来到了梯田边,一通电话打给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礼忠。

  “来了!来了!”值班一夜的苏礼忠,裤腿上还带着昨晚巡村沾上的泥巴。苏礼忠带着党员干部站上了田埂,看着眼前的千亩梯田里一个月前刚插下的秧苗倒伏不少,满眼心疼。“咋办?听咱党组织的!”

  2022年,柏源村与邻近的上圪、岑洋 两村联合,片区内资源共享、统筹发展。两年时间里,昔日土地撂荒、人口外流的柏源村变了模样——党员队伍进行了统一培训教育,支部领办建立了“福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凭劳作赚酬;支部牵头开展创新活动……柏源村的千亩梯田重新修整,田园风光吸引游客纷

  眼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防汛、尽快恢复生产?

  “通知在外的党员、村干部,迅速回村参与重建;通知上圪、岑洋两村党支部,有余力的情况下派人增援柏源村;联系县农业部门和镇里,请求派农技专家指导……”郑榕说完计划,苏礼忠开始联系各方面,村干部们拿起锄头忙活起来。

  日头高悬,一阵阵摩托轰鸣声由远及近,党员苏林辉带着近20名在外务工的村民出现在村口,“郑书记,我们早上就出发啦,路不好走,现在才到,没耽误事吧?”苏林辉问道。郑榕则回道:“来了就好!干活儿给劲就行!”

  “那可不,这都是我们合作社的成果,也是咱每家每户的宝!”年轻党员柯其俊入党不久,家里十几亩地都入了合作社的股,他父亲还在合作社劳作,去年底工资加分红有近5万元。说话间,隔壁两村的增援人手到达,也加入了清淤。

  李关发手脚并用,爬上了山坡上的地,“我还担心你们村地势低、汛情重,农田恢复有点难,现在看来进展很快嘛!”李关发是福建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屏南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平日里没少来村里指导稻田耕作,接到镇党委的通知后,马不停蹄赶到了柏源村。

  天色渐暗,柏源村田间的秧苗倒伏已经基本处理完毕。“片区党委和下沉干部会继续加快清淤,同时加固溪堤加强防汛,尽快帮助大家恢复生产。”苏礼忠开始安排人手重修灌溉渠,“水渠有一公里被冲毁,得尽快安排村里党员清淤、请泥瓦匠修复水渠,争取一周内修复。”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