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夏意浓 释放夏日消费市场新动力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3 19:59:36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潜力稳步释放,文旅产业步入稳中向好“快车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有关专家表示,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现代 服务业的发展表现较好,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华灯初上,热闹繁华的夜市人声鼎沸;星光点点,流光溢彩的灯光秀如梦似幻;晚风轻拂,古韵悠长的古镇游人如织……入夏以来,持续高温的天气让不少游客爱上“昼伏夜出”,“白天宅、晚上逛”成为今年夏季旅游市场的重要特点。

  近日,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上,一场充满沙漠特色的“万人星空演唱会”正式启动,鸣沙山上点点灯光闪烁不停,伴随着音乐节奏,游客挥舞着荧光棒和手机电筒,满山星光熠熠、蔚然壮观;灯光秀、无人机秀、沙屏秀轮番上演,月牙泉、骆驼、飞天、九层楼、九色鹿等众多敦煌元素依次登场,描绘出昔日古丝绸之路时代的场景,让游客在光影交错间感受西北的独特魅力……

  从游人如织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到热闹非凡的成都“夜游世园会”,再到“一桌难求”的正定小吃夜市……这个夏天,夜间旅游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夜游经济”为文旅消费市场带来新活力。旅游平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以来,全国景区夜间门票销量环比增长超过1倍,随着暑假临近,全国多家博物馆、主题乐园、书店也纷纷开启夜游模式,预计今年夜间消费热将持续至10月中旬。

  “经过多年的努力,夜间旅游已经进入到市场有需求、产业有供给、政策有支持的新阶段。”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市场、产业和政策的多重效应推动下,繁华热闹、人间烟火和书卷气并存的空间成为游客乐于到访的目的地。夜间旅游不仅仅是让灯光亮起来,而是要有文化创意、有科技支撑的新场景,深耕人文内容、拓展消费场景和发展多元业态,才能推动夜间旅游经济的新发展。

  除了“昼伏夜出”的夜游经济,今年夏天,“文化味”满满的研学旅游同样成为了暑期文旅市场的增长热点之一,多地知名博物馆“一票难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化研学活动成为不少游客的热门选择。

  在敦煌莫高窟,沉浸式雕塑体验、彩绘技艺体验、壁画书法研习等亲子活动备受欢迎,“跟着课本去旅行”成为当地研学团导游的关键词;在七彩丹霞,彩色丘陵碎屑岩、红色砂岩丹霞、冰川、河谷和高山草原等多样的地质地貌给游客带来一堂天然的“科学课”,实现零距离触摸亿万年地球形成的印记;在甘肃肃南,六月的祁连山郁郁葱葱,千年马蹄寺、“世外鹿苑”、文殊寺石窟群等成为当地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目前,‘教育+旅游’的研学游,已经呈现出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表示,下一步,要结合数字领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深度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通过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赋能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王檬对本文亦有贡献)

  “电动车发展加快,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发展,如电池、电机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基础好、效率高、韧性强,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以来,房企融资利好政策密集发布。2023年金融监管层面的首次信贷工作会议也针对房企融资作出重要部署,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强调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

  福建省人大代表、莆田市第一医院院长许志扬说,当前农村居住人口以老人居多,大部分老人是慢性病患者,村医可以及时掌握患病人员患病现状,及时给予健康指导,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村医通过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民众防病抗病知识知晓率,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1、福建侦办某公司伪造印章注册大量账号发布虚假信息案。福建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伪造企业印章的方法,以各类虚假公司名义注册开办大量自媒体账号,累计发布“标题党”文章3万余篇,其中“蹭热点”虚假信息500余篇。该公司将网上公开信息重新编辑并添加标题后发布,通过在500余个微信群中推广吸引网民点击,借此赚取网络平台流量提成。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扣押涉案电子设备70部,封停自媒体账号200余个,查获用于注册自媒体账号的伪造的企业印章200余枚,初步核实该公司非法获利50余万元。

  课题组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人为外强迫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主导的气候系统内部变率通过调控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共同导致过去30年中亚南部地区农业干旱在生长季初期(4-6月)变强。其中,人为外强迫是指人为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以及土地利用造成的地表反照率、粗糙度等变化,IPO则是太平洋海温一种20-30年准周期的年代际振荡现象。

<strong>“一切取决于就业市场走向”</strong>

赖振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