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访上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趋势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01 05:56:30

  中新社上海5月31日电 题:探访上海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趋势

  作者 李 秋莹 谢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优势较为明显。”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苏楠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通过对多个企业的走访,我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智能制造是双向赋能的关系。”

  “智能制造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首先在于提升汽车整车的数字化生产程度。”苏楠用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临港基地数字化工厂举例说明,“那里平均每70秒就有一辆整车下线。”

  此外,苏楠告诉记者,智能制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助推还体现在整车背后材料和零部件生产,包括工业4.0发展等都与之相关。

  把一个钢卷加工成可以供应给汽车厂商的汽车板需要多少人力?上海宝钢冷轧厂把这项工作做到了“无人化”。无论是钢卷的自动抓取还是退火炉的巡检,都由机器人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由于现场的高度自动化操作,作业区域内无需照明,这里也被称作“黑灯工厂”。宝钢股份冷轧厂副厂长刘德成表示,通过新技术实施与应用,“黑灯工厂”区域实现劳动效率提升超过30%。

  “大家经常会说,马路上每两辆车中,就有一辆车使用的是宝钢的材料。”上海宝钢股份汽车板技术服务首席工程师鲍平介绍。数据显示,2023年宝钢汽车板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0%。通过自主研发,宝钢汽车板如今已经可以为汽车用户提供全品种全系列的汽车用钢。鲍平表示,“未来钢铁业的发展机会就在中国,特别是在车身材料方面,中国的应用场景是最强的。”

  “中国是全球汽车市场中最受瞩目、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我们非常重视汽车智能化趋势,本土团队开发了‘舱泊行一体化’解决方案、4D雷达解决方案等。”安波福中国区工业工程部经理孙传玉说。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是安波福全球最大的连接器生产基地及研发基地,也是全球第二大车用连接器供应商。步入安波福智能化工厂7.2万平方米的厂房中,多为机器人和数控机床在生产作业,AGV搬运车辆不时在路面穿梭,几乎见不到工人。“我在安波福看到中国工业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包括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所有先进的技术都集成在里面,体现上海工厂非常深厚的创新能力。”苏楠对记者说。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连接系统运营总监徐晓莹认为,中国工业4.0发展进程处于世界前列,很大程度上在于目前的环境优势,“安波福很容易在中国范围内找到需要的供应商和信息,另外政府的支持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据悉,安波福正在建造一家专注新能源汽车的高压连接器工厂,这是安波福为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在中国电气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另一面,寻亲路上这些年,家长们互帮互助,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朋友,甚至更熟的关系——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场合,他们互称“兄弟姐妹”。

  另一个最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关于提高稳定经费比例的建议,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贻芳已经在两会上呼吁了多年,但收效甚微。他分析,改革障碍可能与中国多头的科研管理体制有关。现有体制以项目为核心,各类不同的竞争性项目分别出自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多部门,它们只会盯紧自己手里的项目经费,既没有动力,也缺乏能力去全局推动。也因此,近年来只有零星的碎片式改革,比如中科院内部在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试点稳定经费支持等。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按法律规定,如果单位安排加班,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倍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倍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则要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倍的工资报酬。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4月27日,武汉市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武汉GDP为4317.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40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762.34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2480.95亿元,增长5.1%。

蔡绍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