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种粮人逐梦田野:拥抱数字化 粮食心情“双丰收”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9 03:13:15

  中新网绍兴4月29日电(项菁 余斌)装电池、平放无人机、启动遥控板……近日,在浙江绍兴嵊州市长乐镇开元村田间地头,“90后”种粮大户周丹在小麦田里喷洒防虫药剂后,又来到早稻种植田块,熟练地运用大型无人机进行飞播。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越来越多新农人返乡创业,运用新技术、新思维、新举措,将梦想的种子撒向希望的田野。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现在这个时节,时间耽误不起。”周丹 受访时直言

  一身宽松的上衣、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是这位姑娘的每日“标配”。难以想象,从容、干练的这位新农人,曾是一名驰骋海内外市场的外贸人。

  2020年,周丹还在宁波和外国人做生意、打交道。她回忆道,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种田特别辛苦,但父亲一直不愿意放弃。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返乡,和父亲一起投身种粮大业。

  “那时候我也觉得农业大有可为,所以就决定返乡。”周丹认为,父亲的种粮方式比较传统,于是便思考是否可以引入现代农业模式,“两人一起种粮,肯定有‘1+1大于2’的效果”。

  返乡后,周丹首先成立了嵊州市周丹家庭农场,和父母进行分工配合,“我负责现代农机、对外交流部分,父亲负责传统种粮技术,母亲主要管理家庭农场”。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周丹还自学农业新技术,引进无人植保机、大功率拖拉机等新型农机,探索育秧、播种、收割、烘干等种粮全流程机械化,希望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田模式。经过几年发展,粮食种植面积从原来的200余亩扩大到今年的2000多亩。

  “我很希望通过机械化、数字化新模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现代农业队伍,让农业发展更有奔头,让农民增收更有盼头。”周丹如是说。

  放眼浙江大地,种粮大户呈现年轻化趋势,巾帼力量也越来越多,成为广袤田野上一道道美丽风景。

  近日,拿到“诸暨市早稻机插作业技能比赛”冠军后,种粮大户宣萍又赶回自家田里,驾驶大型插秧机,赶插最后60亩早稻。

  作为一名女性青年,宣萍原本在厂里打工,2015年开始接手家里承包的400多亩农田。在家人和当地农业部门帮助下,她很快掌握了粮食种植技术。

  如今,宣萍承包的耕地面积扩大到650亩,还成立沿余家庭农场,建起叠盘暗出苗育供秧中心和农机服务中心,在自己种粮的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她表示,接下来,希望把家庭农场发展成“数字农场”,用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种粮的快乐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收成,更在于每到收获季节,心情是特别喜悦的,这是一种‘双丰收’。”宣萍说。(完)

借助世界杯舞台助力中国青少年足球,蒙牛并非第一次。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蒙牛就曾带领88名中国足球少年走进世界杯赛场,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世界顶级赛事的魅力。

简直是绝配~

是热情的欢呼

伊朗门将鼻骨骨折出现脑震荡情况 大概率缺席世界杯剩余比赛

方舟,原《深圳晚报》体育记者,多次现场报道世界杯等大赛,球评人。

贝尔在威尔士和美国队的比赛,不仅迎来了世界杯首秀,而且还斩获了处子球。从这个角度来说,贝尔世界杯首秀堪称完美。对于,贝尔来说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带领威尔士从小组赛突围,争取能早点晋级16强。相信只要贝尔持续优异表现,威尔士实现这个目标就是时间问题。

陈佳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