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区委书记面对面 境外媒体记者询外企在沪投资前景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16 01:38:18

  中新社上海6月15日电 (谢梦圆)“我还想再了解下,杨浦区有针对巴基斯坦企业的特殊政策吗? ”虽然已在会上提问,但巴基斯坦记者侯成还是在会后叫住了准备离开的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详细询问如何推介巴基斯坦企业来沪发展的相关事宜。

  12日至14日,境外媒体记者对话书记(市长)系列活动来到杨浦区,记者们实地走访,并于14日与该区区委书记进行对话。

  来自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意大利晚邮报、中阿卫视、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香港南华早报、香港凤凰卫视等30余位境外媒体和本地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其中多位外籍记者是首次来到上海。

  境外媒体对中外经济合作的前景尤为关注。“杨浦区有多少阿拉伯国家的企业在此投资?有没有杨浦区企业去阿拉伯国家投资?”来自中阿卫视的摩洛哥记者毕诺用中文在会上接连发问。

  薛侃坦言,目前杨浦区和阿拉伯国家间的直接经贸还不是特别多,但政府层面的交流已在进行,去年该区接待了来自18个阿拉伯国家的30余名官员走访考察。

  他提到,在经贸层面上,包括杨浦区在内,上海市有不少数字经济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开始进入阿拉伯国家拓展业务,“他们觉得市场还是很大的,非常希望把中国相对成熟的数字电商平台技术以及服务介绍给阿拉伯企业,共同拓展市场”。

  在投资领域,薛侃表示,近期有不少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机构在中国寻找投资项目,目前杨浦区已有企业与之接触。在他看来,这释放出了积极合作的信号。

  “我最关心的是这里对外国企业有怎样的激励政策。因为我来自巴基斯坦,我还想知道有多少巴基斯坦人才住在这里。”侯成告诉记者,自己对杨浦区如何从老工业区发展至当前的水平印象深刻,这让他想到巴基斯坦的城市卡拉奇。面对相似的城市问题,侯成想通过考察上海,找到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难题的途径。(完)

  “心里更踏实了,信心更坚定了。”省政协委员、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帅坦言,这几年很多民营企业遇到经营困难,政府通过金融税收等举措为企业复工复产、长远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也为企业家“打足气”。他以所在的半导体行业为例,表示确实感受到明显的周期性的波动,“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我们处于爬坡期,平台建设正向着更大规模方向发展,期待在融资、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山西高速交警提示:雪天、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期间,如遇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民众可随时向高速交警求助,高速交警将全力协助当事人所乘车辆安全通行。(完)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重庆市力争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60%。我认为,下一阶段,重庆经济发展要重点带动民营企业向科技制造转型。”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一波掌管着一家新材料企业,公司积累了200多项专利,其中约八成是发明专利,每年用于研发费用超亿元。

  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春节文艺活动也正在与时俱进。如近年来网上拜年、线上红包等切合现代文明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年俗,就是年俗与时俱进的鲜活例证。网上看赛事、云端赏表演也成为人们新的文艺活动体验。通过科技赋能的力量,很多新春文艺活动迸发出新的活力。

  近期,安徽开展了“徽动全球”万企出海行动,先后有110多家企业、210多人赴20多个国家拓市场抢订单。2022年,安徽省利用外资突破20亿美元、增幅创历史新高。

  2022年,霍尼韦尔公司与众多中国合作伙伴在能源转型、航空交通、智慧建筑、智能制造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中国市场业务收获满满。“霍尼韦尔是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受益者。我们在投资待遇、业务机会、法律地位、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和中国企业没有差异。”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余锋介绍,霍尼韦尔旗下业务集团目前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和运营。

郑伊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