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马帮变游客 四川凉山古村在“镜头下”重塑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6 00:49:12

  中新社凉山6月5日电 题:马帮变游客 四川凉山古村在“镜头下”重塑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单鹏

  彝族姑娘吉玛次呷身着民族服饰行走于乡野间的一则短视频,今年5月在互联网走红:她耳戴齐肩的银饰挂坠,头顶黑色圆帽,肩上是宽大的披毡,深邃眼眸望向镜头。阅者留言,她的眼睛里藏着大山的连绵。

  面朝邛海、背倚螺髻山,旅拍摄影化妆师吉玛次呷工作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石板古村被山川、湖泊萦绕。她服务的店铺里挂满彝族、藏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服饰,眼下还未到旅游旺季,店里已有不少游人慕名而来。

  曾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驿站的大石板古村拥有数百年历史,大石板集市始建于明代,以集市为中心铺设的青石板古道两旁分布着旅店马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百年古庙。如今,这里马帮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身着民族服装、在镜头下体验民族文化的各地游客。

  然而在一段时间里,随着茶马古道逐渐没落,大石板古村从昔日的物资交易重镇变成普通渔村,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渔村生活。在村里长大的旅拍摄影店店主孙静告诉记者,曾经,这里多是陈旧破败的土坯房,许多老屋年久失修。

  2019年10月,四川启动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改革。隔年,古村完成村级建制调整,三村合并的大石板社区成立。自此,过去商贾云集的古村落以新样态保留下来,古朴村容得到重塑。

  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大石板古村就地取材建立 “山、水、林、田、路”的传统村落体系,并让沉睡的“老宅”焕发新生。自邛海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在环湖路内的百姓全部搬进了古村。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加之自然人文景观得以修复,古村发展旅游条件成熟。

  村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家门口增收。2023年初,孙静与合伙人蒲国开在西昌建昌古城的旅拍店铺租约到期。一番寻找,她发现自己生长的大石板古村是最佳的新址所在地。孙静介绍,刀耕火种成了过去,现在的古村是年轻人“打卡”邛海的必来之地。

  旅拍摄影所需的民族服装比彝族居民日常穿着的服装更显鲜艳。孙静说,有了短视频平台,大山古村里的旅拍生意也能跟上潮流。“浅色的、反差更大的民族服饰受到游客们青睐,店铺订购了一批改良的民族服饰,加上近年流行的马面裙、泉州‘簪花’等‘新衣服’,游客可有更多选择。”

  归心“12间”是大石板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名宿。肖文婷是民宿经理,也是村里返乡工作的大学生。她说,2023年以来,每逢节假日,村内的酒店、民宿可谓“一房难求”,单日接待游客人次过万“不是什么惊讶的数字”。来大石板的游客从省内游客到全国游客,再到海外游人,村里的管理、接待水平也在相应升高,村民们的眼界也更宽了。

  在彝族摄影师里合看来,旅拍是介绍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窗口。他说,当远道而来的顾客把照片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在推广民族民俗文化。吉玛次呷走红的短视频下,不少人感叹民族服饰的“高级之美”。她与留言者互动,介绍服饰之外的民族文化、山水风貌。

  孙静说,游客常抱怨国内一些“网红”景点“千篇一律”,大石板古村旅游要想避免昙花一现就不能“乱了风格”。“潮流元素让游人有丰富选择,但各民族在大石板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的文化之美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完)

  彭新林分析称,郭某某在微信中提到,按照原计划郭某某会被调往住建局,张某在城改办,两人联手可控制全区的工程,背后可能涉及所在的城改工程领域腐败,不排除背后可能存在“保护伞”。

  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4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多数生产需求指标同比增速提升,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昆山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交通便捷,聚集了大批台资制造业企业,被誉为“台资高地”。昆山2022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2月,常州市互联网信息中心“觅渡新语”撰文指出,GDP破万亿是城市能级提升的一大标志。城市能级越高,城市带给人的机会就会越多,发展空间就越大。“事实上,不论特定重大项目的审批,还是外来大项目的投资,城市能级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

  俄内部不乏赞扬中乌元首通话的声音。俄国家杜马议员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认为,乌克兰局势是现代世界复杂问题的一部分,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应对与各方的对话持开放态度,“因此中国领导人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后与泽连斯基的通话是合乎逻辑的”。

  这位新加坡防长还表示,世界依赖中国的制造业,若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全球挑战都无法解决。他说:“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承认并接受一些机构,特别是银行和金融系统‘大到不能倒’。这句话非常适用于中美关系,以及它们与东盟、其他亚洲国家和欧洲的关系。”    

李嘉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