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大力降本:猪价回升助推业绩,温氏股份等成本低于8元/斤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3 00:51:57

截至6月12日,已经有近20家A股上市猪企披露了2024年5月的生猪销售情况,整体来看,销量普遍同比下滑,而销售收入普遍同比上涨,销售均价大多环比上升。

有上市猪企分析,近期猪价上涨一方面是前期生猪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可能是二次育肥、压栏等因素的短期扰动。

记者注意到,伴随着猪价的回暖,猪企的业绩也随之回升。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头部企业已经把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到了7元至7.5元/斤的水平,在当前猪价下,可以实现较好盈利。

16家A股上市猪企今年5月生猪总销量超1250万头

部分A股上市猪企2024年5月生猪销售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制图。

“近期,市场供需关系加快改善,生猪价格连续回升,养殖亏损减轻。”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4月中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渐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

布瑞克农业大数据高级分析师徐洪志告诉记者,2024年春节前,生猪市场曾有一波强劲反弹,猪价短暂站上16元/公斤;节后迅速回落,在13元-15元/公斤的区间内反复震荡了3个月之久。从5月中旬开始,生猪价格终于结束盘整,半月内接连“破8”和“破9”。

“我们认为,驱动本次猪价上涨的基本因素是去产能效果完全显现。”徐洪志表示,“从2023年开始,生猪产能去化进程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育肥猪供应能力环比下降的局面自2024年春节后已经形成并延续。同时,去年冬季受疫情和低温扰动,仔猪成活率低于常年同期水平,今年春夏季的育肥猪出栏出现较大幅度缩减。两者合力,使得生猪市场的传统消费淡季的第二季度从以往的供需过剩转为供需平衡偏紧,推动了猪价连续向上突破。”

温氏股份等多家猪企的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牧原股份计划今年年底将养猪成本降至13元/公斤

由于猪价的回暖,很多猪企的业绩也开始回升。今年5月初,新希望对外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逐步走出底部,今年4月,公司在猪价15.1元/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实现了整体单月的盈利。”

另一方面,猪企们始终把“降成本”作为核心目标之一,目前已经有所成效。

6月5日,温氏股份对外表示,其肉猪养殖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5月份降至7.1元/斤左右;5月份,公司16个省级区域养殖单位中,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低于7.1元/斤的已达11个。

温氏股份还提到,当前行业养殖成本差异较大。未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稳定、疫病防控效果逐步改善,理论上行业养殖成本差异有望逐步缩小,但最终成本差异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各参与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牧原股份今年5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3元/公斤左右,相比4月下降了0.5元/公斤左右,成本下降来自于生产成绩改善、饲料价格下降以及出栏量增加带来的期间费用摊销下降。

“公司后续的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养殖生产成绩的改善,随着生产管理的不断优化、疫病防控及净化的持续推进,公司生猪养殖成绩有望继续提升;二是出栏生猪饲料成本的下降,随着库存原材料轮转替换,饲料原料成本下降带来的降本空间将在养殖成本中逐步展现。”牧原股份表示,“公司有信心实现今年年底13元/公斤的成本目标。”

徐洪志告诉记者,“目前,头部企业已经把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到了7元至7.5元/斤的水平,在当前猪价下,可以实现较好盈利。就目前而言,养殖成本有明显下跌,其中饲料原料价格走低的作用很大。依靠企业自身能力,通过提高繁育指标和饲养效率,降低死亡率等工作来降本增效,还有待于更长期的努力。上市猪企的成本控制,主要问题出在规模扩张之后,此前较为成功的降本增效模式难以完全复制;此外,有些上市猪企是从饲料行业进入养殖行业,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也影响了成本控制能力。”

多家猪企看好今年猪价走势

新希望称大起大落的猪周期不会再有

对于2024年全年的猪价展望,很多企业表明了乐观的态度。

5月30日,新希望对外表示,“关于短期的猪价,肯定会有波动,像今年猪价涨得比较早,跟去年北方疫情有关系,也跟二次育肥的操作有关系。但对于20元/公斤猪价能不能维持一年,我们是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原因是行业具有一定的恢复产能的能力,如果猪价长期在这个位置,产能还是会有所恢复。”

另外,新希望还提到,像过去一样大起大落的猪周期不会再有。其理由是,“近年来,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在提升,对养猪的投资和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随着行情波动,散养户快进快出,导致猪价周期性比较明显。现在,年出栏1万头以上养殖主体的占比已经达到60%左右,这部分人是不会轻易退出的。”

6月初,牧原股份对外表示,近期猪价上涨一方面是前期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可能是二次育肥、压栏等因素的短期扰动。但长期来看,今年二、三季度生猪市场价格将维持比较好的表现。

徐洪志认为,“从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推算,整个2024年都将处于育肥猪出栏量环比下降的过程中,供需偏紧状况将延续到今年下半年,届时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启动,会成为支撑猪价持续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不过,在利润的刺激下,规模企业也会积极扩产填补产能缺口,因此猪价持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呈现震荡上行走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阎侠

(文章来源:新京 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作者:阎侠

原标题:猪企大力降本:猪价回升助推业绩,温氏股份等成本低于8元/斤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strong>题:“期待中国经济春暖花开”——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strong>

  医药卫生界(96人)

  年度新锐剧集

  “明天开始我就不点外卖了。这张小餐桌终于能放一些父母做的美食了!”今年春节前夕,已经在北京工作6年的王冰柯终于如愿让父母答应从老家云南大理来北京过年。帮父母买完机票后,王冰柯就开始打电话约保洁,“平时工作比较忙,没好好收拾过家,过年前要来一次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接父母到来”。

  “其他和你没关系,只知道重点就可以了。”同事回答。

  面对一无技术、二无氢源的困境,南海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团队,打造氢能技术创新平台。当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合作,建立佛山仙湖实验室、华南氢安全中心、鑫锦伟华洁净能源研究院、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等平台,以产业化为导向,重点攻关核心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技术等。

连克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