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鸟类起源于恐龙灭绝?中美科学家最新合作研究颠覆传统认知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10 19:16:15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关于现代鸟类起源,学界传统的主流观点一直将其与大约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联系在一起,认为鸟类是在恐龙灭绝后才快速演化而来。

  这一传统认知被中国科学家主导、中美科学家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项陆生脊椎动物基因组学研究突破所颠覆——他们应用基因组和化石数据对现代鸟类的起源进行追溯,发现现代鸟类的起源实际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在晚白垩纪时期与恐龙共存。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月18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这项生物进化领域颠覆性发现的重大成果,由江苏师范大学伍少远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美国哈佛大学斯科特·爱德华(Scott V. Edwards)院士以及美国佐治亚大学刘亮教授等中美科学家联手深入研究完成,相关论文近日以《基因组与化石证据揭示现代鸟类和被子植物在晚白垩纪同时兴起》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今天的地球上生活有大约1.1万种鸟类,它们作为当今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高的陆生脊椎动物,其起源和演化是否与恐龙的灭绝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其他物种多样性演替的影响下,现代鸟类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演化历程?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在本项研究中,中美合作团队从124种鸟类基因组序列中提取到25640个不同遗传位点的DNA序列数据,结合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通过系统进化树构建、分子钟演化时间估算、物种多样性分化速率等分析,重建了现代鸟类的演化历史和轨迹。在涵盖了近95%现代鸟类物种多样性的新鸟小纲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支全新的鸟类进化谱系,并将其定名为水陆鸟类(Aquaterraves),包含了水鸟及其近缘种类。水陆鸟类与早期研究发现的陆鸟类(Telluraves)一起构成了新鸟小纲的两大谱系。

  合作团队指出,令人瞩目的是,在晚白垩纪时期,这两大鸟类谱系便已经分道扬镳,远早于著名的恐龙灭绝事件。同时,现代海洋鸟类,如企鹅、海鸥等,则受到了约5500万年前的一次全球变暖事件的深远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在约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并未对现代鸟类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而发生在约5500万年前的全球变暖事件,即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导致了现代海洋鸟类的演化更替。这些新的发现,让科学家们重新审视了鸟类的演化过程,并对地球的生命历史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鸟类究竟是如何在恐龙时代开始其进化之旅的?

  同时,这项研究也让人们对鸟类演化的时间线产生了全新的认知:相较于先前普遍认为的快速进化模式,现代鸟类的演化更倾向于缓慢而连续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变化,并与被子植物、哺乳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演化辐射呈现出同步化的趋势。这一发现也支持了达尔文经典的物种演化渐变理论,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例证,在科学界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重大发现激发了我们对生命演化和地球历史的思考。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鸟类和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理解,也启迪了我们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与物种多样性演化关系的新思考。”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周忠和院士表示,这段奇妙的历史旅程,无疑令人着迷。( 完)

  汪在山等几名六七十岁的老师傅和一群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一起托着鱼王灯,扎制、绘画。

  随着人类观测手段的提高,天文学家也的确在白矮星周围发现了一些围绕白矮星运行的行星。

  ②能源低碳转型推动光伏渗透率提升;

  其中收获最大的挖掘有三次:1929年,李济主持殷墟第三次挖掘,出土了著名的“大龟四版”。1936年4月第14次挖掘,发现了一个埋有完整马车和四匹马的车马葬坑。1936年6月,对殷墟的最后一次挖掘,获得了至为重要的成果——有字甲骨17096片。一个失落3000年的殷商王朝,天降般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之前,中国可考的历史是殷商灭亡后的两百年。安阳发掘,将成汤伐桀、盘庚迁殷、武丁拜相等传说,变成了一个个确实可考的史实,中华文明信史被向前推进了数百年。

  广之旅出境团队游试点恢复首日,发团人数近150人

  莫特和里德的遭遇并非个例。就职于马里兰州司法和警察责任联盟的黑人女性欧文斯称,在美国,人们通常认为种族主义是白人和黑人之间的,而不是制度性的。欧文斯的堂兄2020年被一名黑人警官开枪打死,“我们被告知,如果一个黑人杀死另一个黑人,那不是种族主义,而是‘黑人对黑人的犯罪’”。

周佳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