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谁改变了市场风格?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1 18:43:17

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已然转变,龙头风格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源头。龙头为何呈现显著超额收益?其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如何看待本轮市场风格的改变?本系列报告将从多维度剖析市场风格变化背后的原因及后续展望。系列一重点聚焦被动基金对市场风格的影响:

一、近年来被动基金加速扩容

近年来被动基金加速扩容。被动指数型基金近些年加速扩容,尤其是年初以来增 量更为显著。截至 2024Q1 末,被动指数型基金持有 A 股的市值已经上升至 19960 亿元,而 2018 年仅有 4466 亿元。

更重要的是,被动基金持股占比快速提升,当前公募前 50 重仓股中被动与主动 占比已经接近 1:1。截至 2024Q1 末,偏股基金(被动指数+主动偏股)的 Top50 重仓股中,被动基金的持股占比已经跃升至 45.7%,与主动基金占比接近 1:1,而 2021 年底被动占比仅有 22.9%。偏股基金的全部持仓口径下,被动基金的持股占 比也已经升至 41.2%,而 2021 年底占比仅有 21.4%。

另外,从成交占比视角来看,股票型 ETF 的成交活跃度也稳步提升,2024 年 2 月的日均成交额一度达到 710 亿元以上,占全 A 日均成交额的 7.5%左右。

二、各行业被动基金与主动基金占比如何?

截至 2023 年末,基金年报披露的全部持仓口径下,非银金融、银行和建筑装饰 行业的被动基金持股占比已经高于主动基金,被动占比分别是 77.9%、66.0%、 50.2%,公用事业、美容护理、煤炭、电力设备、石油石化、钢铁、电子等行业 的被动基金占比也较高,均超过或接近 40%。

不止行业层面,这两年具有代表性的红利风格中被动基金的占比在 2023 年也首 次超过主动基金。以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作为代表,截至 2023 年末,被动基金持 有中证红利的市值占比已经超过了 1.6%,且过去十年来首次超越主动基金(1.3%)。从相对占比角度,2023 年末中证红利中被动与主动占比分别是 55%、45%

三、去年底以来,被动基金成为龙头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驱动

去年底以来,被动基金增量流入的规模远超外资、主动基金和两融,成为市场最 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被动基金成为龙头取得超额收益的重要驱动。2023 年 12 月以来,股票型 ETF 共 计流入近 4300 亿元,且主要流向宽基类 ETF。拆分来看,仅跟踪沪深 300 指数的 ETF 就净流入 2990 亿元,占全部 流入规模的 2/3 以上,沪深 300ETF 大幅流入带 动龙头权重股取得显著超额收益。

四、全球比较下,被动基金扩容空间巨大,对龙头的定价至关重要

参考美国,过去十几年间被动基金加速扩容。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被动型产 品加速扩容。2014 年至 2023 年,投资美国国内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合计获得了约 2.5 万亿美元规模的资金净流入。至 2023 年底,美国被动基金持股市值已经占全 部共同基金和 ETF 的近 60%。

若国内被动基金扩容持续,龙头风格有望长期受益。当前来看,跟踪沪深 300、 科创 50、上证 50 等大市值指数的宽基类 ETF 仍是市场主流。截止 2024 年 5 月 24 日,宽基 ETF 占比 68%,其中沪深 300 在宽基中占比 46.4%。若国内被动基金 扩容持续,龙头风格有望长期受益。

本文来源于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团队;智通财经编辑:文文。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到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党中央对数字化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从发布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到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到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履不停。

  “从机场到指挥部的路上,震后的城市满目疮痍,到处都是倒塌的建筑物和路边搭帐篷的受灾居民。”陈佳欢说。

  值得注意的是,韵达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3.08亿元至15.0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44%至增长1.75%。

  惊人的数字背后,折射出数字教育更加广泛的变革、更加灿烂的前景。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教育改革发展在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桶装饮用水应用在做饭、煲汤、泡茶、母婴等多元场景,中大包装水作为家庭日常用水的需求正在大幅提升。

  抗战时,阜平是晋察冀边区首府。乡亲们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跟着同志们学认字、学唱歌。那时候,青纱帐里,红缨朵朵,万山丛中,歌声飘扬。太行的歌声,唱出了老区军民同仇敌忾的气势,唱出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两万多阜平子弟踊跃参军,5000余人壮烈牺牲,真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新中国成立后,曾在阜平战斗了11年的聂荣臻元帅,听说阜平人民还过着贫困的生活,含着热泪说:“当年,9万阜平百姓,养活了我们9万军队,他们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阜平不富,死不瞑目!”

杨惠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