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3D打印出更逼真义眼 外观更自然适配度更好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1 15:31:53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项生物技术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更快捷、更不费人工的技术,能建模和3D打印出更逼真的定制义眼,利用这种技术生产的义眼可能外观更自然,适配度更好。

  该论文介绍,全球约有80 0万人佩戴义眼,复原度对于心理认同和外在相貌都很重要。不过,目前生产定制义眼的工艺很耗时,而且需要技艺高超的工人为每位患者手工定制每个义眼。一般来说,整个过程需要耗费8个多小时,生产的义眼质量也参差不齐。

  为解决这个问题,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德国弗劳恩霍夫计算机图形研究所Johann Reinhard和合作者一起,开发并测试了一种为有需求患者生产义眼的数字化技术,他们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扫描了10名患者的眼眶和健康的眼睛,义眼能自动调整为适应眼眶的形状。同时,研究人员让多材料3D打印机利用彩色图像生成有纹理的3D模型,单个义眼的打印时间约为90分钟,同步打印100个义眼需要约10小时。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能很好地复制对侧眼的颜色和解剖结构,尤其是颜色、大小、虹膜结构、巩膜外观(巩膜为眼球的白色外层)。虽然这些义眼还需要义眼制造者的最终调整,但他们估计,这种方法对人工的需求只有传统工艺的五分之一,而且结果的复现性更好。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后续进一步开发这个数字工艺,或能让之前不适用的患者(如儿童)也可以用上义眼。除可能有部分还不适合很复杂的眼眶或特定眼部条件外,他们预计目前约80%的需要义眼的患者能使用该研究描述的技术。

  据介绍,摩菲眼科医院NHS信托基金会的一个仍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正在测试这些义眼,该试验将关注这些义眼相较于传统方式生产义眼的长期表现和影响。(完)

  年度教育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十一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方案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时优化专利代理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告知承诺执业许可审批制度。累计约谈代理机构7400家,责令整改4500家,作出罚款和警告680余件,吊销资质和停止代理业务19家。开展代理行业作风建设年活动,发布行业公约。

  有的用户在意能否投屏,有的用户关心多终端登录。本月优酷也因会员权益问题挤进微博热搜,一度还冲至第二,起因是“优酷更改会员登录规则”。

  调查结果表明,此次同步调查共记录到大天鹅1347只、小天鹅8只、疣鼻天鹅1只,其他迁徙水鸟白尾海雕、赤嘴潜鸭、红头潜鸭、赤麻鸭、绿头鸭、普通秋沙鸭、鹊鸭等共32种22930余只。其中,赤麻鸭和赤嘴潜鸭为绝对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迁徙水鸟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尾海雕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黑颈[~符号~][~符号~]4种。

  1月11日这天,最近入驻南京鼓楼区金银街的手办店“模术”,共有8笔进账,销售收入超过2000元。

彭志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