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正在推动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Sam Altman 或拥有更多股权

来源: 红山网
2024-06-15 11:31:47

  根据The Information最新报道,Sam Altman最近告诉一些股东,OpenAI正在考虑将其治理结构转变为一家营利性企业,OpenAI的非营利董事会无法控制该企业。

  Altman还表示,董事会正在考虑的一种方案是成立一家营利性福利公司,Anthropic和xAI等竞争对手正在使用这种方案。

  转型为真正的营利性公司

  去年,微软在向OpenAI投资130亿美元后,发生了董事会解雇Altman的事件,引发了营利部门内部的员工反抗,直到Altman 重新受雇后才结束。 

  据悉,非营利性质公司受到法律保护,不受少数股东的侵害,否则少数股东可能会起诉公司做出不优先考虑股东回报的决策。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后,新实体还可以保持与当前OpenAI非营利组织类似的使命——为人类谋福利的AI,同时让投资者有机会更快地实现他们投入的140亿美元左右资本的回报。

  目前,OpenAI估值为860亿美元,转型为营利性公司或加速OpenAI IPO;此外,Altman也将有机会拥有更多股份。

  OpenAI一些现有投资者表示,OpenAI上市的压力很小,因为它可以继续允许现有员工和其他人通过定期的二次股票发行出售其股票,例如SpaceX和Stripe所做的股票发行。去年,OpenAI为员工进行了两次此类发行,共计套现超过8亿美元。

  微软在背后的推动

  根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多年来一些微软高管一直倾向于将OpenAI转变为一家成熟的营利性公司。

  其中一位高管表示,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这家软件巨头以董事会席位和股东投票权的形式对OpenAI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据悉,OpenAI营利性组织此前承诺向微软和其他投资者支付其产生的任何利润的一定份额,最高限额将逐年增加。微软在偿还资本投资之前获得OpenAI 75%的利润,并在一定上限内获得49%的后续利润。

  此外,没有任何外部投资者在该非营利组织的八人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微软拥有无投票权的观察员席位。新的转变将取消股东利润上限。

  目前,Altman并不对OpenAI营利部门持有股权,因为他希望限制持有股份的董事会成员人数。转型后,Altman可能会获得一笔可观的股权。

  微软及其他投资者更希望Altman拥有这样的股权,这样Altman就不会那么有动力专注于其他项目和投资其他AI公司。

  除了微软,直接向OpenAI投资的投资者还包括Reid Hoffman基金会、Khosla Ventures、Y Combinator、Y Combinator 合伙人Paul Buchheit以及密歇根大学。

  此外,Th rive Capital、Sequoia Capital和Founders Fund等多年来也一直从OpenAI早期投资者以及员工手中购买OpenAI股份。

  本文来源:有新Newin,原标题:《微软正在推动 OpenAI 转变为营利性公司!Sam Altman 或拥有更多股权》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责任编辑:王永生

  当天上午9时55分,引江济淮枞阳引江枢纽船闸输水阀门开启,闸室水位缓缓下降。10时10分,水位下降至2.85米,与长江水位齐平。随着一声“开闸”令响,两扇对开三角闸门徐徐打开,9艘完成建设任务的施工用船依次从长河水域驶入长江,实船试验正式宣告成功,与其他各大枢纽一起,将纵贯南北的江淮大运河连成一条“大动脉”。

  据介绍,本次通车段的2座互通式立交分别为六环路立交、京深路立交。其中,六环路立交为枢纽型立交,共设8条匝道,其主线桥依次跨越现况黄良路、规划白杨东路、六环路、规划良南路和规划闫长路等,可以加强与北京周边的紧密交通联系。同时,可利用六环路向平行高速——京开高速、京台高速、京港澳高速等进行分流。京深路立交为单喇叭互通立交,出高速后沿京深路向西可到达窦店镇,向北可到达良乡镇和长阳镇。

  中国通过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区域内、跨区域的高质量合作,形成遍布全球的网络化结构。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进行过的、全球治理的一种新样式。中国外交将在其中发挥更大的突出作用。这也体现出,中国自身的发展,就是世界经济的一种新机遇。

  提出了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就要看如何落实。崔洪建认为,“如果全球治理做得好,其实可以反过来进一步带动大国关系的改善”。

<strong>  四、提升重症救治水平</strong>

  他指出,虽已开始看到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些裂痕,但整体来看,2023年的中美关系发展轨迹应“保持不变”。而由奥巴马政府发起,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进一步推动的“重返亚洲”倡议如继续实行,会对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陈佳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