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欲大手笔剥离旗下消费品业务,找人接盘不易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5-16 14:04:07

  全球最大乳制品原料供应商恒天然今晨发布公告,称将逐步改变其战略方向,计划将部分或全部消费品业务及恒天然大洋洲和斯里兰卡综合业务剥离。在业内看来,消费品业务在恒天然总收入中占比不低,但部分品牌市场表现落后于国内和欧美强势乳企,目前国内外乳制品行业均处于调整期阶段,想找人接盘并不容易。

  公告中,恒天然称对现有业务进行了战略审查,决定专注于B2B乳品营养供应商,因此决定剥离全球消费品业务以及恒天然大洋洲和恒天然斯里兰卡综合业务。

  恒天然方面认为,剥离上述资产将有助于创建一个更简单、绩效更高的奶业合作社,以便于专注于原料和餐饮服务业务。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迈尔斯·赫雷尔公告中表示,恒天然并不是消费品业务方面的领先企业,剥离上述业务,从长远来看,新买家也可以帮助其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恒天然的收入结构中,原料业务占比最高,2022到2023财年(截至2023年7月31日)收入约174亿新西兰元,其次是餐饮服务业务(39亿新西兰元)和恒天然消费品业务(33亿新西兰元),消费品业务中包含品牌包括安佳、安怡、安满等,产品覆盖液奶、黄油、奶酪、成人奶粉等多个品类。2023到2024年上半财年,消费品业务约占恒天然收入的19%。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恒天然也是国际上主要的乳制品原料供应商,近年来,随着全球健康化消费趋势的变化,恒天然的企业战略也随之变化,逐渐从提供基础乳原料,转向聚焦提供高附加值的原料产品,因此出售下游的消费品业务也不意外。

  根据计划,下一步恒天然将任命顾问团队评估剥离方案,打算在12到18个月内完成相关业务剥离。

  不过在业内看来,目前全球乳业都处在调整期,恒天然此时大手笔出售消费品业务,相关买家并不好找。

  宋亮表示,虽然恒天然并未公布出售价格,但其消费品业务规模并不算小,因此整体售价应该也不会低,目前国内和国际乳业都处于行业调整期,预计有实力出手的企业并不多。特别是中国乳企,由于恒天然消费品业务旗下大部分品牌在国内知名度并不是很高,所以并购价值并不大,具体还要根据恒天然未来公布的剥离方案和售价来看。

  在恒天然中国业务中,2022到2023财年原料业 务实现营收44.6亿新西兰元,餐饮服务业务实现营收22.4亿新西兰元,消费品业务实现营收3.8亿新西兰元。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王旭

  2021年12月29日,《“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北京将构建新型传染病防治体系,按照中央疾控体系改革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成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局。

  受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养殖规模和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生鲜乳价格呈周期性波动。“2022年,受地缘政治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创 154.7 点历史新高,同比上涨23.5点。其中,世界玉米和小麦价格双双创历史新高,分别较 2021 年平均价格上涨 24.8%和 15.6%,豆粕行情创近十年来新高。但成本价格的上涨并未能传导至下游。”国融证券研究员张志刚分析。

  举例来说,前50回采用了多个不同的人物传记,在金圣叹看来,施耐庵采用了“鸾胶续弦”的手法。从“鲁智深玩禅杖遇到林冲”到“林冲纳投名状遇到杨志”“杨志押运生辰纲被晁盖截胡”就是这样的手法;

  国家疾控局与各地疾控机构的关系,经方案明确,国家疾控局领导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制定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审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局的监测预警等规划计划和应急预案,指导开展监测预警、免疫规划和隔离防控等相关工作,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

  在佛光山,星云大师继续弘扬佛法——从马来西亚到美国,都曾见到他的身影。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让海外包括西方了解中华佛教。

  两国在11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其中特别提到:“柬方重申热烈欢迎中国游客到访,将为中国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和安全保障”。

蔡士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