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就业季,一大批政策集中发力了!|毕业季就业季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6 19:59:24

  文/诸葛瑞鑫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当下,一大批稳就业政策正集中发力。

  瞄准就业难点精准发力

  “百日冲刺”行动以“千方百计拓岗位提速增效促就业”为主题,其间持续深入开展“就业促进周”“访企拓岗”等六大行动,不仅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性就业岗位,活动现场也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宣讲、AI模拟面试、简历门诊等“一站式”服务。

  为了加快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2023届离校后尚未就业应届生就业进程,教育部等七部门还联合推出“国聘行动”,通过大力挖掘就业岗位、集中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融媒体招聘宣讲等措施,推动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且充分就业。自2020年以来,“国聘行动”已连续举办五季,入驻企业近5万家,收到简历4000余万份,提供职位超500万个,成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重要渠道之一。

  稳就业政策力度加大之际,今年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也更加积极。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今年约六成毕业生在大四上学期甚至更早便开始找工作,这也意味着他们对就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希望通过提前准备来更好应对就业市场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毕业生求职最看重的因素中,“落户、补贴等人才政策”所占比例较去年上升2.6个百分点。人才因城市之魅力而汇聚,城市因人才之活力而繁荣,这也反映出毕业生就业时更注重城市的发展潜力和政策支持。

  新职业开辟就业新道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更多新职业走入人们视野,也丰富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2019年以来,人社部发布了五批共74个新职业信息:2019年发布的13个新职业,涵盖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运营师、农业经理人等;2020年新增25个新职业,如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和呼吸治疗师,进一步拓宽职业选择范围;2021年至2022年,每年均发布18个新职业,如调酒师、碳排放管理员等,持续支持新业态行业发展。

  今年,人社部继续拟增加网络主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以及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雪道规划师等29个新工种。

  分析认为,新职业涌现不仅折射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向,也开辟了更丰富多元的职业发展道路。此举强化了从业者职业认同感,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此外,为了促进乡村就业,人社部目前已经成功开发13个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的新职业,包括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民宿管家等,这些职业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就业机遇和发展空间。

  “新职业的出现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机会,反映了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这也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动能,实现了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兴行业和领域中会出现更多就业选择机会,网络主播、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职业的出现,意味着市场对相关技能和专业的需求正在增加。

  储朝晖提到,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等新工种的出现反映了数字科技发展进步,意味着需要更多科技人才来满足市场需求。高校毕业生可以抓住这些新机遇,通过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来抢占新兴行业就业机会,实现职业目标。

  如何选择合适发展道路?

  新职业的出现,也反映出越来越多 年轻人愿意积极拥抱新产业、新业态,寻找职业发展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史静寰表示,随着科技持续进步和学科深度融合,未来的就业市场无疑将变得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为了在就业之路上拥有更多选择和保障,毕业生需要注重自我提升和持续学习。“学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做好准备并及时适应市场需求。”

  配置方面,伴随海外进入通胀压力减弱的窗口期,以及国内增长预期逐步企稳,部分有望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的细分成长领域,或延续良好表现,中期维度成长风格的结构性行情值得关注。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95/11239907774009649551.jpg" alt="" />

  展望后市,2023年A股的春天是核心资产和产业主题投资的春天,核心资产投资会比2019年初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成长的机会更偏向科技成长这类产业主题投资。大小盘轮动交织是客观描述,事实上近期产业债信用利差在快速上行后进入震荡回落阶段。站在一个季度的维度,依然会偏向价值一些。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0/3281421306.jpg" alt="" /></a>

  <strong>(新春走基层)甘肃非遗人“兔年说兔”:借生肖文化扬传统手艺精髓</strong>

  “没出书之前,我觉得自己是个不安分的庄稼人。”裴爱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独特,相反她觉得自己总是爱胡思乱想有点不正常,甚至让她深深自卑。自从出了书,裴爱民的生活逐渐热闹了起来,她通过网络平台,将庄子上的枣子卖了出去。庄子上的村民高兴,裴爱民也高兴。

黄丽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