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山木雕:木上“刺绣”画中戏 朴拙之中见灵奇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07 20:02:15

  中新网湖北通山6月7日电 题:湖北通山木雕:木上“刺绣”画中戏 朴拙之中见灵奇

  作者 卢琪 胡传林 程思

  在湖北通山县非遗馆,一件精工雕镂的木雕作品“看橱”引人驻足,只见楼台亭阁玲珑剔透,奇禽瑞兽栩栩如生,各种人物姿态不一,共 同构成多幅情景,仿佛“画中有戏”。

  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谢志兵介绍,这件“看橱”雕饰有98组图案、86个人物,展现“三顾茅庐”“太白醉酒”“黛玉葬花”等多个民间戏曲、故事情节,用到了通山木雕几乎所有的雕刻技法。

  通山木雕是中国民间木雕流派之一,主要流传于通山县及其周边地区。其构图饱满大气、层次细腻丰富、图像灵动秀雅,有“木板上的刺绣”之称。2014年,通山木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通山的古民居、祠堂、戏台、家具大量用到木雕。”通山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成希说,通山木雕兼具实用和美观,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

  成希时常到当地古民居、祠堂走走转转,揣摩、研习传统木雕技法,也从戏剧表演中寻找灵感。成希说,当地有采茶戏、花鼓戏、汉剧等,丰富了他对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等题材的认识。

  通山木雕历经制图、选料、粘贴图纸、打坯、细工雕刻、修光打磨、打蜡等7道基本工序,用到大小、弧度不等的刻刀多达150余种,包含线雕、透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完成一件通山木雕作品往往以月计时,甚至以年计时。

  “我刻了几十年‘开脸’仍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工作。”深耕木雕50多年的通山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熊应华说,人物的五官和表情体现作品神韵,雕刻时差之毫厘,整幅作品可能功亏一篑。

  “通山木雕要求匠人必须有木工、建筑、绘画的基础功底,掌握制图、选料、打坯、细刻等全套工艺,3年都未出师的人不在少数。”在熊应华看来,只有更多人学习、了解通山木雕,其技艺才能传承。几十年间,熊应华亲自授艺的徒弟达60多人,不少弟子到全国各地从事木雕工作。

  如今,年逾古稀的熊应华依然“刀”耕不辍。在他的案头摆放着《红楼梦》,家中挂满了他绘制的红楼梦故事图,满头银发的他戴上眼镜雕琢新作品。

  在成希的工作室,他与徒弟埋头雕刻,刻刀所至,木屑纷落。凿木声中,印有崭新图案的通山木雕正一刀刀变得清晰。作为年轻一代通山木雕传承人,成希正探索引入数字技术,促进通山木雕传承发展,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设计,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爱通山木雕。(完)

  “非遗和旅游结合,诞生了更多时尚的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不仅中国老百姓喜爱,还有更多非遗旅游商品出口到国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副研究员韩元军说道。

  原标题:政策转换与春运叠加是否会加大疫情风险?总台独家专访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出生于1968年的赛开尔·胡山,5岁那年开始跟着奶奶学习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刺绣。1993年,赛开尔·胡山和丈夫开始做起了手工刺绣生意,开起了民族手工刺绣作坊。起初她一个人绣,丈夫在外联系销售,可是一个人刺绣总是赶不出来活,订单多了,赛开尔·胡山心里很着急。“活太多了,一个人跟不上节奏,我和丈夫商量开始带徒弟,培养村里喜欢刺绣的妇女,那年我带了三个徒弟,她们都很认真,学习也很快。”

  2022年A股的表现整体欠佳,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15.13%、25.85%,29.37%。股市不振,主动权类基金的收益自然惨淡。据Wind数据显示,剔除2022年成立的新基金,当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实现正收益的仅有121只,占比3.3%。

  补短板,强弱项。三年来,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建立的完整产业体系、形成的强大科技实力、储备的丰富医疗资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支撑。

  腐败是政治生态最大“污染源”。在专题片中,湖南娄底龚武生、李荐国两任市委书记出镜忏悔,他们在相继主政8年的时间里,频频插手土地出让、工程建设、药品采购等,“接力”从娄底市中心医院捞取好处,给这座城市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陈怡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