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天目山实验室科研者:创新成果从何来?

来源: 格隆汇
2024-05-31 21:51:08

  中新网杭州5月30日电(鲍梦妮)“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应用起来,市场化则是将其落地。科研团队不论是自己成立公司,或者是与外部企业结合,将这一条路走通,就能够解决航空领域的很多问题,这也意味着我们能够真正制造大飞机。”对于天目山实验室副主任周苗来说,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新质生产力方为诞生。

  走进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天目山实验室展厅,各式各样的科技成果映入眼帘:分离状态可实现陆空协同作业的陆空两栖智能无人机系统、具有优良铸造流动性和抗热裂性能的高强耐热铸造铝合金……

  作为浙江省十大实验室之一,天目山实验室聚焦超声速绿色民机新原理与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下设绿色民机智能设计中心、绿色民用航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中心、高性能航空材料与先进制造中心、智能飞行管理与机载能量综合中心等研究中心,是浙江布局航空航天的“关键一招”。

  “凝聚态物理”是周苗的主要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研究对象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内部原子的微观行为。我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手段,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预测和验证新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作前瞻性分析。”周苗说。

  谈及为何定位于此研究领域,他解释,许多材料有着极端的实验条件要求,例如需要到太空实验,成本高昂,研究周期长。针对上述短板,周苗和团队开发出一套可模拟实验条件的软件。其不仅能够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避免不必要的经费支出,还能够有效提高项目运作的可靠性及社会经济效率。

  除此之外,周苗和团队还在余杭落地一家研发微电流计的企业。此微电流计具有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的特点,可检测到飞安级的电流。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精密检测都可以转化为电流形式,因此微电流计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比如可以用于航空排放的污染物检测。”他说,该飞安级别的微电流计成本仅需国外产品的十分之一。

  但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时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创新是一个亘古未变的 话题。如何实现创新也是我们遇到的首要瓶颈。”周苗认为,破解之法关键有两点。

  “一方面,科研工作者始终保持自我更新、不断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是以科技进步助力科学研发,比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到航空产业相关的研发中。”周苗说,综合上述两点,作为凝聚了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高端学科全流程的综合体,航空产业的创新离不开工作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在创新的链条上,“从0到1”的原始创新被视作“最初一公里”,“从1到N”的产业化被视作“最后一公里”。周苗表示,为走通“最后一公里”,不少科研人员早在“最初一公里”就加以考虑,将产业短板和个人兴趣相结合,以找寻研究方向。

  同时,天目山实验室也注意到,为更好地实现前沿科技的产业转化,需尽早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去年3月,该实验室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用于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环节工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心将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此外,今年4月,天目山实验室“智慧通航技术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面向国内低空经济领域优秀项目团队开展专业科技孵化服务以及专项概念验证资金支持。

  “虽然实验室是新质生产力的诞生地,但背后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支持。杭州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城市,浙江也非常关注低空经济,加之我们实验室依托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周苗说。(完)

  而实际的“家养”并不能达到上述条件,相反还可能会存在散养条件差、家禽畜营养不全面、疫情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影响肉的品质。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绿色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展现勃勃生机。”赵辰昕表示,绿色产业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从政府层面,将加大政策引导和推动力度,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健康更好地发展。

  “这是我给孩子选的新年小礼物,牙膏牙刷,还有一个小台灯。”春节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园区五墩村村民金高祥,来到村里的“美丽乡村积分超市”购物。说是购物,其实这里不收钱,村民用积攒的积分免费兑换各种生活用品。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银川1月20日电 (记者 李佩珊)1月20日,由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8吨、货值10320美元的赤藓糖醇,经银川海关综合评定合格,正式起运发往土耳其,标志着宁夏又一特色产品进军国际市场。

二十四节气中

  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一道“数字鸿沟”横亘在一些中老年人和数字生活之间,令他们无所适从。不过,随着“互联网原住民”长大成人,他们渐渐成为长辈的“小老师”,“数字反哺”也成为他们与长辈交流中的关键词之一。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42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3035份,95.19%受访者教过父母、祖辈或其他长辈使用电子产品,其中91.86%受访者会在过年返乡或放假回家时教长辈,远程语音或视频指导(33.81%)和远程截图、制作引导图(20.89%)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谢湖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