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进校园,边界要厘清

来源: 网易网
2024-06-18 00:25:54

  AI进校园,边界要厘清(社会杂谈)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应用。在教育领域,产生“AI+作业”的现象。据报道,一些中学生表示,AI帮忙写作业,不仅基础性题目可以直接“借鉴”AI的答案,甚至连议论文、读后感等长篇作文,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都能成为“枪手”。

  AI代替人工写作业,从技术上并不是问题,但AI的“枪手化”实际剥夺了学习中最重要的过程性体验。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作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不难发现,写作业是一个复习、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面对难题的绞尽脑汁、失于迷津的抓耳挠腮。这都是学习中绕不开的过程。正是这些曲折,才让知识的采撷之路风景不断、妙趣横生。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生命经验。如果说,写作业是为了单纯地应付任务,那么AI轻轻松松地把答案“喂”到学生嘴边,似乎省时省力。但是,如果采用AI走捷径,便违背了学习的本质。

  不止校园,如若处理不好AI使用边界,在其他领域也会出现问题:在信息传播领域,AI换脸混淆了虚假和真实;在艺术领域,AI绘画可能导致原创性削弱;在科研领域,AI则为学术不端和欺诈埋下温床……技术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伦理和法律还没来得及跟上,就可能会引发失序和失范。

  如果说 ,普通的技术生产的是外在于人、但仍然依赖于人的工具,那么AI在诞生之初,其宏愿就是试图复制人类自身,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处理好AI边界问题,让AI技术实现有序发展,是人类社会进入智能时代面临的一道必答题。

  AI的边界该如何划定?其实,我们怎样看待技术和工具,本质上是我们怎么看待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拿AI肆意牟利,或是让AI完全代替思考,就是本末倒置。AI的边界是“人本”,应给AI使用戴上“紧箍咒”,防止它跨过边界,成为人欲望和惰性的“催化剂”,而应成为辅助人们思考的“好帮手”。

  去年8月,东方雨虹联合业之峰在北京东方雨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举办“特训吧,匠人!业之峰防水镶贴工人职业技能认定”活动,实现对业主“最后一公里”的完美交付的同时,也开启家装公司产业工人技能认证先河。

  另据天眼查显示,“抖音聊天桌面端软件”著作权已于2022年10月28日获得登记批准,著作权人为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版本号为V1.0。(中新财经)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胜利属于人民,也属于那些为脱贫攻坚不懈努力的人们。多少奋斗、多少跋涉,才换来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注重生动鲜活,推动理论武装向基层延伸——

  记者在三峡博物馆的线上文创商店看到,一款“松石间意”古琴茶盘正在预售。古琴茶盘外形几乎完全从琴身复制而来,就连“绍圣二年东坡居士”的题字和“坡仙琴馆”朱印也原样复制。所不同的,只是少了琴弦,多了排水口。这让茶盘充满古意,和古琴形神兼具,成为新消费品。

  2022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呈平稳运行态势。其中,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重点行业运行稳健,有力夯实了工业恢复基础。

陈伟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