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走进俄罗斯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02 00:30:20

  中新网莫斯科5月31日电 “你好!中国”——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俄罗斯专场活动日前在莫斯科举行。该活动由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提供特别支持。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涛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活动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文化和旅游是中俄双方开展人文交流和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国互为重要旅游客源国和目的地,旅游领域合作前景广阔。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是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中国驻俄使馆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将一如既往积极支持包括江苏省在内的各地与俄方深化文化和旅游合作,为双方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万铤表示,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发展的成果,运河是超越国界的共同议题。作为本次推广季和“中俄文化年”的亮点项目,此次专场活动除了旨在向俄罗斯民众展示中国大运河的独特魅力外,更希望以“运河”为桥梁,深化中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民心相通相融。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马龙表示,江苏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聚焦境外游客关切,江 苏正在着力优化入境旅游服务,完善软硬件设施,提升支付便利化、信息发布精准化水平,让游客在江苏游得放心、安心、顺心、舒心。

  俄外交部多边人文合作司副司长库兹缅科夫表示,中国大运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一项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中俄元首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两国正致力于携手促进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与合作。我们乐见以此次俄罗斯专场活动为代表的各类俄中文旅合作成果。

  俄罗斯萨马拉州陶里亚蒂市旅游局局长雅罗斯拉夫采娃表示,就像俄罗斯伏尔加河一样,中国大运河拥有璀璨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现了民族文化精神。近年来,俄中两国地方务实合作蓬勃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强与江苏省等地的文旅合作,诚挚邀请中国嘉宾到访萨马拉州。

  俄罗斯旅行社协会执行主席洛米泽指出,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生机勃勃,为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榜样。俄中两国旅游互访人数持续增加,中国成为俄罗斯重要的出境游目的地。该协会将持续推进两国旅游企业深化合作,共促发展。

  在活动现场,嘉宾们观看了“千年运河焕新颜”主题图片展、大运河主题看片会、运河之韵——江苏省美术馆版画精品展,参与文创非遗互动体验展。此次活动中,北京、江苏、浙江、安徽,以及河南洛阳等地进行了大运河主题文旅资源联合推介,向俄民众展示大运河沿线历史底蕴、自然景观、人文风光和优质旅游资源,给当地民众留下深刻印象。活动现场,两名俄罗斯学者普列沙科夫、戈洛索娃分别就中医康养和园林美学主题进行讲座。在中国优秀文化和旅游企业巡礼环节后,无锡民族乐团为现场嘉宾们演奏了《金蛇狂舞》《太湖美》《江南花开》等民乐经典曲目,引来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

  “你好!中国”——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于今年4月在江苏省无锡市正式启动,活动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大运河沿线省市文旅部门,联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外旅游办事处共同举办,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邀世界各国民众共赏千年运河之美,推动中外运河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助力旅游市场发展。(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综合俄媒消息,当地时间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配备“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的服役仪式。普京下令该舰进入战斗值勤,并表示“这种强大的武器将可靠地保护俄罗斯免受潜在外部威胁”。

  本次展览为渤海国与南汉国遗址出土文物首次联袂展出,精选了178件出土文物,通过“泱泱华夏”“物阜民丰”“异域同川”“瀚海无疆”四个部分,全面展示渤海国与南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对外交流等风貌。

  同时,为满足国际人士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广州将提供差异化、优质化、个性化教育选择,计划在2025年前,在全市培育和建成不少于5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将构建国际化医疗服务环境,提供中英双语或者多语种预约和诊疗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4日电 4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加强新冠防控药品拆零销售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常用药品的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加强药品拆零销售监管。

  进入2023年,也意味着第三代制冷剂的配额争夺已结束。那么,经过几年非理性扩张后,第三代氟制冷剂行业如何?新形势下,行业又将如何演绎?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对产业链企业进行了一番详实的采访。

  <strong>接纳不完美</strong>

李钰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