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机遇湾区,机遇港澳”: 湾区优质生活圈加速形成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7 22:01:06

  早上广州饮茶,下午香港看展,晚上住在澳门……身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便利着三地居民。这背后有“硬联通”的作用,也有“软联通”的驱动。

  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让大湾区居民出行更加快捷;移动支付让港澳居民少了兑换货币的烦恼;“湾 区标准”保证质量,让消费

  内地居民热衷去港澳消费,港澳居民“北上”热度不减。数据显示,2023年约有5300万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内地;今年1月至5月,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经突破1000万人次。

  打造优质生活圈,先天优势是基础。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这是与生俱来的优势。舞剧《咏春》在港巡演受热捧、音乐剧《雄狮少年》粤语版受邀参加香港艺术节……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有助于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进一步促进湾区人心相通,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教育、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从高等学校学科的互认、图书馆资源的联通、历史古迹的保护、文博机构的联动、文化设施的共享,到影视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制作以及艺术展演的联通,粤港澳在不同层面、不同渠道的文化交流合作空间巨大,“人文湾区”加速推进。

  打造优质生活圈,政策是保障。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特殊性,打造优质生活圈,政府必须考虑到三地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港澳23类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南沙出台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申报职称规范性文件,湾区人才流动更加高效;设立“跨境通办”服务专区,逾50项政务服务可实现跨境通办;持居住证的港澳居民子女在粤就读政策已实现各学段全覆盖,港澳居民子女入学更加便利……一系列民生实事,让三地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有了实打实的获得感。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探索跨境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项目集居住、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出一个全方位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大到可以直接在内地享受澳门的教育医疗等,小到可以收看澳视澳门频道、购买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这都是横琴与澳门在不断沟通中所做的探索,一系列细节,体现着政府的担当与作为。

  文化底色铺垫,政策红利加持,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目前,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已有20万人,未来会有更多港澳居民融入湾区,这也考验着大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更具吸引力、更可持续的优质生活圈,让居民心情更舒畅、生活更便捷,相信粤港澳大湾区会不断给出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当天在展厅看到,本届国际双年展展出的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摄影、雕塑等10余个艺术门类,不少大体量的装置和影像类作品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市民围观拍照。主办方还特设“异彩与同源”中日韩当代艺术专题展览版块,各类参展作品57件,搭建东亚文化圈交流互鉴平台。

  iSING!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步履不停,不断提升规格,扩大影响,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通过不断拓宽艺术探索的边界,艺术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也最具感染力的文化瑰宝——唐诗,经由国际化的创作,以崭新的风貌推向世界舞台。

  五是加强旅客出行信息服务。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推行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可顺畅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办理餐饮选购、补票升席、查找遗失品等业务。在12306APP设立出行服务专区,整合铁路出行服务资讯,方便旅客了解列车开行、天气情况等信息。完善铁路12306消息通知机制,及时向已购票旅客精准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方便旅客掌握列车开行动态,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保障就医用药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天津市红桥区西沽街道,不少居民不仅能实现慢病管理,还拥有了专属的“家庭医生”。

  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再到利用现代化机械发展畜牧业、利用网络直播分享日常生活,如今的巴图呼已俨然一副新牧民的模样。

  <strong>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strong>

杜秀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