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治沙面积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09 02:33:11

  国新办7日就“紧紧围 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要地区。能否介绍一下自治区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成果?

  “国家‘三北’工程沙化土地治理,各个媒体都很关注,实际上最大的任务量是在内蒙古。”王莉霞介绍,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主战场就要打主攻,内蒙古闻令而动、迅速行动,去年完成防沙治沙的面积有950万亩,完成了年初计划的1.5倍,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的治沙面积,不仅要给沙地披上绿色的“防护服”,还要打造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

  比如毛乌素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要大,现在80%的沙漠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进了200公里;库布其沙漠面积有2115万亩,现在已经超过40%披上了“绿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巴彦淖尔市的磴口县,西临乌兰布和沙漠,在沙漠的东缘建了一条林带,这条林带长154公里、宽100米,使得沙漠东缘后退20公里,每年向黄河的输沙量减少了九成多。

  王莉霞表示,今年内蒙古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实施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规划配套新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就在库布其沙漠的北缘、黄河的南岸规划建设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的“光伏长城”,通过防沙治沙和光伏一体化工程的推进,让黄沙变“绿野”、变“蓝海”。

  内蒙古还全方位调动企业、农牧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现在已经有几十家央企、国企和民企参与进来,全区上下掀起了防沙治沙的热潮。特别是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到治沙事业。像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大规模建设梭梭、肉苁蓉、锁阳等沙生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农牧民致富,特别受群众的欢迎。

  57岁的成都市民杨永芳随拉姆线上学习锅庄舞一年后,前不久自驾来到芝麻村,拉姆带着她在县里畅游了4天。“相比过去‘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快节奏旅行,沉浸式深度游体验感更好。”杨永芳的微信分享引发舞友共鸣。

  近日,记者深入川西北藏寨羌乡蹲点调研,了解九寨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展和成效。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10/3804985652.png" alt=""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与会者认为,2023年春节档表现优异,影片叙事各具特色,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引发观影热潮,看电影已成为春节假期重要的文化消费。春节档电影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不仅提振了行业信心,更说明中国电影人才还在、观众还在、市场还在,中国电影在观众心中依然热度不减。

  此时,高群书已经从地方上的电视新闻单位辞职,想当导演拍电视剧。看了《9·18大案纪实》,他觉得“太牛了”,就给有过一些交往的陈胜利打了电话。陈胜利正在筹备《中国大案录》,就叫高群书来给片子当制片人。两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去各级公安部门采访,接触了众多一线办案民警,收集到了丰富的第一手案例。这一趟,高群书为后来的警匪片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人脉,等他再拍《命案十三宗》时,坊间都传,没有他采访不到的案件。

曹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