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新中式”旅游走红 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3 00:36:38

  让何先生一家印象深刻的还有“寻梦大唐”巡游活动,其中贺知章、上官婉儿等历史名人的生动再现,引领着民众们深入领略大唐文化的精髓。

  有专家表示,“新中式”旅游结合现代审美和技术,展现各地人文风情魅力,深受游客喜爱。这不仅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还催生了新的消费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周边短途游或 “家门口”旅行又开始“香”了。

  在热门博物馆参观文物新展,感受历史底蕴;漫步古城古镇,欣赏传统建筑;体验非遗集市,了解传统工艺,体会匠人精神……记者梳理发现,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多地推出特色活动、新型消费场景和惠民措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文旅市场各项数据增势喜人,彰显消费信心的回升,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潜力。

  以北京为例,记者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端午节假期,北京旅游市场依旧热度不减,全市共接待游客779.2万人次,旅游消费100.9亿元。其中,长城、民俗、京郊游等成为假期出游新热点。

  多个平台也相继发布了端午节假期旅游数据。来自携程方面数据显示,国内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南京、深圳、重庆、西安和武汉。一线、新一线城市依旧占据主位。

  随着《我的阿勒泰》的火热播出,新疆成为自驾游炙手可热的地点,端午小长假乌鲁木齐租车订单翻番,伊宁市增长140%。阿坝藏族羌族自治 州凭借相似新疆的风貌成为阿勒泰“平替”,在端午节假期迎来了114%的旅游订单增长。

  传统节假日激发了人们对国风文化、特色民俗的探索欲望。携程研究院专家表示,一种更为日常、更为轻松惬意的“新烟火主义”旅游正悄然兴起,深刻影响着公众的旅行观念,逐渐形成一种日常化、休闲化的“家门口”旅行新模式。比如,连续三场“国粹芳华”京剧专场演出在天津举行,吸引了许多市民及游客感受国粹魅力。

  居民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热爱也体现在出行中。

  据T3出行大数据显示,用户出行订单增速Top10城市分别为菏泽、亳州、河源、龙岩、惠州、丽水、泸州、郴州、韶关、潮州,分别增长347%、302%、264%、211%、209%、198%、192%、188%、173%、171%。其中,广东、福建、湖南、浙江等龙舟赛事热门城市占据了七成,不少游客愿意为一睹“龙舟竞渡”风采而奔赴一座城。

  以“2小时高铁圈”为代表的周边短途游引领假日风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6月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27亿人次,环比增长20.9%。其中铁路客运量达到1690万人次。

  结合出行用户订单分布数据来看,T3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恰逢暑期将要临近,不少家庭会选择历史文化丰富、游乐设施多元的一线城市亲子游。”

  在窦玉明看来,个人养老金事业发展壮大不仅要提供丰富的产品,更关键的是要把投资顾问环节做好,产品日常的投资管理也不能“走样”。金融机构要让产品风格更加稳定,投资业绩更加可预期,减少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依赖,更加强调团队建设和平台支持。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是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意志、人民的期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既是党的强军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支撑。当前,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正处在提质增效的关键阶段,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积极适应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转变动员理念,优化动员模式,提升动员能力,创新动员手段,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交出合格答卷。

  事实上,早在2022年2月就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酝酿推进新一轮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去年4月,就有部分信托机构陆续收到关于新业务分类的征求意见文件,9月银保监会又召集部分机构举行了座谈会,10月更新文件后要求部分信托公司按照新的分类方法填报数据。相比此前机构收到的版本,最新的《征求意见稿》发生了不少细微变化。北方信托创新发展部总经理王栋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次文件相比10月增加了2项业务类别,调整了财富管理业务顺序,对资产服务信托进行精准释疑,对过渡期进行了调整等。

  提高可持续性

  “此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警方经大量侦查查明,2021年以来,该犯罪团伙共计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余株,查获涉案楠木制品200余块、榉木48块。”贵州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四级高级警长熊贤成介绍。

  现在的北控男篮确实需要重新振作起来,老马也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执教生涯。如何把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高超技艺有效传授给球员,这真是一门大学问。

叶志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