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决议前瞻:降息“十拿九稳”,但仍需留意鹰派细节!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6 16:05:10

  转自:金十数据

  北京时间周四20:15,欧洲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同日20:45,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拉加德最近表示6月份降息“可能性很大”。

  在维持4%的峰值九个月后,彭博社调查的分析师几乎一致预测,存款利率将在周四被下调25 个基点至3.75%,这是欧洲央行官员近几周广泛预告的举措。

  欧洲央行接下来的降息路径尚不清晰,强劲的经济增长、通胀和工资增长数据让官员们的观点变得更加谨慎。尽管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今年会有三次降息,但投资者已降低了预期,完全定价的降息仅有两次。

  官员们已强化了本周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即使是像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和执行委员会成员施纳贝尔这样的鹰派代表,也坚持认为有足够的理由采取此类措施。

  在最近一批经济报告之后,这种坚定的承诺引起了一些质疑。

  Point72的经济学家索伦·拉德(Soeren Radde)表示:“如果他们遵循自己的反应函数,实际上他们应该维持利率不变。这告诉你,降息是他们达成的政治妥协。”

  法国兴业银行的经济学家阿纳托利·安内科夫(Anatoli Annenkov)称最新数据“并不完全支持政策宽松,让人质疑为何决策者自年初以来就如此专注于6月。”

  有人反对7月连续第二次降息,但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希望保留这一选项,意大利央行行长帕内塔则认为即使多次降息后政策仍将保持紧缩。

  荷兰央行行长诺特指出,关注点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产生新经济预测的季度会议上(6月、9月和12月会议),因为这也是更多欧元区工资、企业利润和生产力的相关数据发布的时候。

  欧洲央行的新预测

  经济学家不期待本轮欧洲央行的预测会出现重大变动,预计欧洲央行的预测将再次显示通胀在2025年回归目标。然而,欧元区第一季度GDP超过预期后,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可能会有所上调。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是2026年的核心通胀率,目前欧洲央行预计为2%。该数值的任何增加可能被视为进一步宽松门槛较高的信号。

  今年3月,欧洲央行预计,未来三年人均工资的变化将稳步放缓,单位劳动力成本也将下降。如果欧洲央行将其单位劳动力成本预测上调的幅度超过其生产率预测,特别是对2024年和2025年的预测,这将被市场认为这是一个鹰派信号,因为这意味着通胀压力预计将变得更强。

  欧洲央行的劳动力成本、平均工资和劳动生产率预测

  另一个复杂因素是这些预测由各国央行与欧洲央行工作人员共同制定。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格雷格·富泽西(Greg Fuzesi)表示,过去“有一种感觉”,这种设置可能导致更鹰派的结果。

  分歧

  欧洲央行鹰派和鸽派之间的另一场激烈辩论是,如果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不得不按兵不动,欧洲央行是否可以与美联储分道扬镳。

  美国经济目前比欧元区强劲得多,有更多迹象表明那里的通胀将持续存在。不过,尽管一些政策制定者认为,较弱的经济基本面证明,与美联储相比,欧洲央行有理由实施更多、更深的降息,但其他政策制定者担心,欧元走软可能引发另一轮通胀。

  外媒指出,由于拉加德是一个相对中间派的政策制定者,她的观点也可能很好地表明目前的共识。

  全球背景

  虽然最近欧洲央行看似将与美联储背道而驰,但欧洲某些通胀类别的粘性引发了欧洲央行与美联储面临的挑战之间的比较。

  美国政策制定者不得不重新考虑货币宽松政策,因为通胀上涨超出了预期,尽管交易员仍然寄希望于美联储今年的降息。英国央行本月也不太可能降息,而加拿大银行在周三进行了降息。

  在欧元区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中,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等已经开始放宽政策。

  Forex.com分析师Matt Simpson表示,尽管欧元兑美元在1.09上方的站稳尝试曾遇到困难,但经过两天的回调后可能以十字星形态结束。或许,这次回调已经告终。

  整体趋势结构明显看涨,尽管并非教科书式的完美,但我们仍可以将其视为从旗形整理或5月份的三波修正形态中的突破。

  一小时图表显示,在10周期指数移动平均线找到支撑后,动能转向上行。随着欧洲开盘临近,价格似乎正寻求再次测试1.09水平。从当前点位出发,多头可能在1.0879的高成交量节点附近寻找逢低买入机会,预期价格能突破1.09。日线图上的看涨趋势结构表明,欧元兑美元可能正朝着1.095的方向前进。

  编辑:王晓伟

责任编辑:郭建

  “十四五”期间,国家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地。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县域医共体等建设陆续展开,有力地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落入凡间,手可摘星

  多位观看过点映的影评人及影院经理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今年春节档,影迷前期积压的观影需求有望充分释放,同时上映的影片类型有明显差异,点映口碑都不错,春节档票房竞争可能非常激烈。

山东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的商户在卸车。(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摄)

  “今年卖苹果套了21万袋子,卖得30来万。我们一家六口人今年好好过个团圆年。”阳台村村民祁盘成告诉记者,“延安苹果”声名远扬,让他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现在来村里采购的果商也是越来越多。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strong>题:“新年的第一筐蔬菜”已经上路——南北“菜园子”春节保供见闻</strong>

赵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