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界参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来源: 舜网
2024-06-14 21:13:53

  中新网香港6月14日电 日前,一批来自香港的两院院士及青年科研工作者前往广东,参访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内地一线科研人员及专家学者交流经验,感受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力。

  据悉,本次“香港科技界参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活动于6月11日至12日举行。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指导发起,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联合举办,由香港创新科技署提供资助,旨在促进香港科技界人士深入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关信息,为推动两地科技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访问团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玉如、滕锦光、黄乃正、莫毅明、叶嘉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以及来自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计约20人。访问团实地参访了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主席叶玉如表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于推进粤港两地科技合作有重要作用,相信很多香港科学家愿意使用内地的科技设施,本次参访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有助进一步探讨并推动两地科研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副主席滕锦光表示, 本次活动意义深远,对参团的香港科技界人士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联合发起人陈清泉建议,香港和深圳要珠联璧合,深圳有完善的产业链,香港有国际化的科研环境,应发挥各自优势,吸引全球优秀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将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人才的乐园,全球创新的高地。本次活动后续双方可建立访问学者、合办国际科技研讨会等机制。

  据悉,本次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首次组织香港科研人员赴内地进行科研交流参访活动,由两院院士亲自带队,同时开放名额给香港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为香港青年学者提供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完)

  老司机依然记得,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歼-15和FC-31“鹘鹰”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孙聪曾表示:“大家不用着急,可以再等等,应该在今年,大家就能看到下一代航母舰载机的好消息了。”在去年曝光的歼-35高清试飞照片上可以发现,该机喷涂方案类似于解放军海军歼-15舰载战斗机,垂尾上还有“飞鲨”标志,这些都暗示它的海军身份。如今该机在海军宣传片中正式亮相,至少是官方首次承认了它的存在。根据之前歼-20隐形战斗机从曝光到官宣的经历,距离中国第二种隐形战斗机正式公布恐怕不会等太久了。

  “祝患者早日康复!”打包药品时,南宁舰官兵特意在医药箱上贴了一张写有祝福语的小卡片。船员收到编队提供的药品后,纷纷在甲板上向护航官兵挥手致意,船长通过电台向编队表示感谢。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分析称,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化解工作将继续,今年也将是继续落实资产负债表优化的一年。因此后续在防范风险方面,要尤其关注头部房企的风险问题。此次防范风险方面明确提及了房地产的内容,也充分说明房地产化解风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各地更是要高度重视这个内容,防范出现房企新的风险出现。

  李言荣长期从事电子薄膜材料与器件应用研究,是电子信息材料专家,973项目技术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他获得过不少科研奖项,出版过诸多著作,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担任过电子科技大学校长,2017年12月任四川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今年2月执掌西北工业大学。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强金融稳定法治建设。2023年,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跨校、跨机构任职,其中还有不同,有人存在“回炉”现象。其中雷涯邻、裘新最为明显。雷涯邻经历了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到北京化工大学,再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历程。

吴孟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