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在气候行动领域频传好消息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06 14:01:20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1月19日刊登题为《中国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倾斜》的文章,作者是汉堡应用科技大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施特克尔。文章摘编如下:

  中美两国于本月15日就未来气候保护合作发表了共同声明。两国均表示“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此外,两国还承诺“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中国愿意与美国共同发表这样的意向声明,是一个好消息,原因有三:

  其次,这一声明表明,对于在美国仍然大量存在的持不同意见者、否认者和拖延者来说,搭载他们的列车似乎终于开动了。

  第三,这一声明体现了中国在气候和能源领域日益增加的自信。而这种日益增 加的自信是有其原因的。这给我们带来了本周的第二条好消息。

  英国“碳简报”网站在中美发表联合声明之前刊登了一篇分析文章,解释了中国的自信:该网站根据多方数据得出结论,“可以保证的是”,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际上将在2024年再次下降。中国自2007年以来一直是地球上最大的排放国。然而,如果看看历史总排放量,美国仍然是气候污染大国中的“领头羊”。如果中国开始接近排放量下降的临界点,那将是一件轰动的事情。

  “碳简报”网站称,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出现了“历史性增长”。这在太阳能发电领域尤为明显:中国仅在2023年就新增了210吉瓦装机容量,“是美国总装机容量的两倍多,是中国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的四倍多”。

  如果将2023年中国扩建的风能、太阳能、水力和核电加起来,每年将额外获得423太瓦时的电力,“相当于法国的总用电量”。

  此外,中国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减排技术工业生产能力的投资也出现了热潮。

  这对地球上的其他国家来说是个好消息,尽管对欧洲和美国的竞争对手来说不一定如此。

  统计显示,2022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量价齐升,均价达到1.89万美元,其中纯电动车均价2.58万美元。从出口地区看,以比利时、英国、墨西哥为代表的欧美地区,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从出口方式看,除了传统的出口批发、零售模式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订阅”模式以及进行海外建厂。业内专家表示,抓住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的机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我国汽车出口有望再上新台阶。

  《纲要》出版发行以来,全国各地、各行业不断掀起学习热潮,建设美丽中国日益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喂!是吴馆长吗?您这十年给我们家里写的信件、资料和通讯卡,都从台北的地址转到了现在的家。我和家人看了后非常感动,决定来芷江。”2003年春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接到一个从美国打来的电话,对方是芷江受降主官萧毅肃的二儿子萧慧麟。

  市民陈静跟亲戚们一起,为5个孩子买了棉袄、毛衣和裤子。“一整套全换新的,希望新年万象更新、红红火火。”陈静说。

  “东方以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园为目标,重点培育壮大石化新材料、海洋装备制造、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环保产业等三大产业集群。”海南省人大代表、东方市人民政府市长卢胜说,过去一年来,东方市推动园区总投资25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华盛新材料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开工建设,这两个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180亿元;中海油丙烯腈等重点产业项目竣工,全省首个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竣工、全省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开工。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5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和英国陆军总参谋长帕特里克·桑德斯已被俄罗斯列入禁止入境名单。

邱伟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