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漆器,光与彩的对话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08 22:24:48

  平遥漆器,光与彩 的对话(传承之光)

  在山西平遥娃留村,86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平遥推光漆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生金每天6点起床,开始忙碌。他头发花白,腰杆笔直。这里是他的出生地,也是薛氏漆艺研究院所在地。

  在学习漆器制作技艺之前,16岁的薛生金就到平遥文化布景社学艺,给剧团画布景,跑遍晋东南太行山区,眼力和腿力都得到了锻炼。艺术是相通的。1958年,平遥推光漆器厂成立后,薛生金师从手工艺人乔泉玉,半年后做出了第一件作品。1962年,他担任漆器组组长,开始带徒,至今已带出200多名学徒。这些学徒年龄跨度从17岁到70多岁,其中有10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薛生金还是中国推光漆器博物馆名誉馆长。漫步于博物馆,木工坊、灰胎坊、画工坊等应有尽有,各种精美漆器令人目不暇接。走进一间画工坊,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刘金海正挥毫作画。他将国画、油画的一些特点融入平遥推光漆器的技艺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刘金海同龄的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晓明,将写意花鸟运用到漆画配景中,逼真描绘出动物的皮毛质感及神态。推光组里都是女士,她们的手掌更加细腻柔软、有韧劲。通过上万次摩挲,手掌的温度与力量为漆器注入了质感。推光组组长王海莲正俯身用手掌顺着一个方向推磨一件小型漆胎。从砂纸、豆油、细砖灰到滑石粉,一道比一道细腻,直至漆面越来越光亮,宛如玉般温润。就这样,艺术家们在漆胎上创作出一件件精美传神的艺术品。屏风、酒柜、香樟木箱、茶几、八仙桌、首饰盒等,接连制作完成。这些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滴漆入土,千年不坏,坚固于质,光彩于文,正是平遥漆器之美。

  “趁现在还看得清、画得动,我想再多创作一些漆器作品。留下作品,就留下了漆器工艺。”除了指导学徒,薛生金还亲自设计制作了不少大型漆器作品,其中漆艺作品《百猫戏春图》历时3年完成。一只只灵动活泼的猫咪嬉闹玩耍,一派喜气洋洋。2021年完成的漆艺作品《满园芳菲》是他人物画创作经验之集大成。画中的少女三五成群,或踏青,或垂钓,或下棋,或绘画,百人百态。他把画家吴道子的衣袂线条流畅生动、人物面部线条精细、色彩浓郁深沉等技法用于人物画创作;把《清明上河图》蕴含的布局严谨、繁而不乱,画家唐伯虎的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画家马远的劲利阔略、皴法硬朗等风格吸收并运用于山水画创作,融合形成了自身风格。薛生金历时2年精心打磨的漆艺作品《太行风光》,山脉巍峨壮观,霞光洒向大地,用漆器艺术深情礼赞太行精神。

  多年前,薛生金曾在平遥古城开了一家名为“漆艺苑”的店,生意不错。传统天然大漆因温度湿度需要控制,产量低,成本高,面临失传风险。一番思考后,他关掉了当时生意兴隆的“漆艺苑”,回到平遥娃留村。在他看来,守护好传统、传承好技艺是他的事业。近年来,薛生金在自己的工作室精心研究,恢复了多项失传的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从过去的个位数增加到了20多种,创造了“三金三彩”“青绿山水”“天然彩色玉石镶嵌”等新工艺。2022年,薛生金成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之一。

  位于高山上的罗溪村,这次带来了茶叶、洋姜和竹笋。罗溪村森林覆盖率95%,有五万亩竹林,脱贫后,罗溪村村支两委利用自然天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2022年产值100多万元。村支书王小娥说,“大山里‘宝藏’多,希望以后让更多人知晓罗溪。”

  姐妹俩告诉记者,从小到大几乎从未体会过“春运”是怎样的,只知道人很多,当真正成为铁路人后,才感知到其中不易,每趟车上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与突如其来的插曲。“但看到人们离家越来越近时那种掩饰不住的喜悦,我真切感受到‘送人回家’的幸福,再辛苦也都很值得。”肖艺彤说。

  那时候,王川已经从同村人口中得知,村里即将迎来大变样:丈河村因其独特的地貌、悠久的历史,以及较好的接待基础,将被晋城市城投公司投资改造。“要改造几十座老房子,建成客栈。”王川家的老宅子,也即将告别土墙时代。

  二人上一次对决还是2020年12月的欧冠赛场,C罗所在的尤文图斯3:0战胜梅西领衔的巴萨。

  黄伟和黄香等兄妹四人是麦琼方助养的孩子之一。2022年黄伟高考取得了599分,被东北大学录取。黄香在南宁读小学,另外两个妹妹住在百色的麦琼方家读书。

  1月7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春运开启,截至18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3%,比2022年同期增长47.1%。

陈志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