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退市新规显威,A股市场加速优胜劣汰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3 01:43:37

  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国九条”下,退市新规于4月30日正式落地,严设多项指标,近一个月来不少公司面临生死时刻,A股市场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退市新规发布一个月以来,落地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整体积极。”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A股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市场越来越重视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信息透明度,劣质企业将难以藏身。此外,面值退市增多、壳价值缩减和追责机制完善也是退市新变化。退市的常态化、严格化和透明化正在推动A股市场形成优胜劣汰和价值投资的新生态。

  “1元退市”风险 陡增

  新“国九条”推出后,沪深交易所于今年4月30日正式落地退市新规,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加大出清力度。

  在此背景之下,多数股票尤其是ST类股票遭遇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根据Wind数据,退市新规落地后首个交易日5月6日至今,共有20个交易日,而就有8只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跌停,跌幅均超60%。

  正是在这轮大跌中,8只股票已有5只的股价跌至1元以下,分别为*ST美吉、ST阳光、ST富通、ST爱康、*ST超华。

  其中,ST阳光、*ST美吉的股价已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ST富通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 1 元。这3家公司均称,公司股票存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ST爱康、*ST超华的股价则分别连续9个交易日、3个交易日低于1元。

  这是近一个月A股市场投资者“用脚投票”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股票因此而被1元退市或者面临1元退市的风险。

  比如,正源股份因在4月30日至5月30日期间,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收到交易所下发的拟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这将成为年内首家被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之后将直接摘牌退市。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投资者,尽量避免经营业绩差、盈利能力不强,已经ST的公司或可能触及退市标准的企业,更不要出于投机考虑,投资借着保壳的名义恶意炒作的ST股票。

  对于一些资金在股票面临1元退市风险时仍“刀口舔血”或者存在倒买倒卖迹象,田利辉认为,短线炒作临退股是高风险行为,并不适合普通的中小投资者,投资者应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进行理性投资。

  5月份6家公司被判财务类退市

  除了面值退市公司越来越多外,财务类退市也是现阶段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退市风险。

  日前*ST中期、*ST新纺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交易所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将于6月6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7日。

  根据公告,*ST中期是因为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2023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ST新纺被强制退市,则是因为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再加上2023 年末净资产为负值,且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这之前的5月28日晚间,*ST园城、*ST同达、*ST碳元公告称,同日收到上交所的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将于6月5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26日。*ST商城则已于5月21日收到终止上市决定。

  *ST碳元是因为“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组合类退市情形,*ST园城、*ST同达则是触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退市,*ST商城则是同时触及上述两项情形。

  这些公司最终走向退市,与长期缺乏主业、持续经营能力丧失不无关系。比如*ST园城,长期游走于退市指标边缘,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近三年两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碳元已连续五年亏损,且流动资产大幅小于流动负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ST同达2015年以来营收持续多年在1亿元以下。*ST商城扣非净利润连续18年为负值,营业收入近3年来徘徊在1亿元左右,2014年以来公司先后被5次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根据退市新规,提高了主板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从“1亿元”提高至“3亿元”,加大绩差公司淘汰力度。同时,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收紧2年造假情形,新增1年严重造假、3年连续造假情形。

  “财务类退市风险是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方面。投资者应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关注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以及是否存在非标等审计意见,也要关注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风险提示,合理规避潜在的退市风险。”田利辉称。

  A股加速优胜劣汰

  目前,A股市场的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谈起退市新规的落地效果,田利辉认为,首先,新规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部分劣质公司的股价炒作现象,降低了市场的投机氛围。其次,新规的严格执行使得一些财务指标不达标的公司被及时标识为*ST,起到了警示和提醒的作用。最后,随着退市力度的加大,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也逐渐增强,当然也需要进一步推动严监管与市场活力的平衡,推动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继续完善和优化退市制度。

  新“国九条”明确,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加大规范类退市实施力度,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 证监会也多次发声,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ST类公司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田轩认为,ST市场将进入市场化分层新阶段,一方面通过加强业务布局,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扭转企业发展颓势的企业将逐渐“脱帽”;另一方面,持续业绩不达标、亏损、触及强制退市指标的企业面临强制退市。在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强化退市执行监管要求下,ST股退市数量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未来A股市场的退市趋势是严格化、透明化和常态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公司因为不满足要求而被退市,退市效率不断提高。”田利辉同时称,市场也将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劣质公司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市场的整体质量也将随之提升。

  也有业内人士称,退市不意味着免责,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退市公司,仍需进行查处和追责。投资者因退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遭受损害的,可通过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何俊熹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报告认为,受服务需求释放和低基数效应影响,CPI整体处上行通道,消费品价格方面存在一定压力,服务价格方面则主要取决于需求恢复形势,2023年自然走势下的CPI同比增速中枢较2022年将会继续小幅上移,大概率呈现先高后低随后平稳的走势,预计2023年全年CPI同比增速约为2.0%。(中新经纬APP)

  作为中国制造业名城,昆山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交通便捷,聚集了大批台资制造业企业,被誉为“台资高地”。昆山2022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拥有1个千亿级IT(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5%。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7%。1-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1.5%。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告诉中新网,我国干部和各级领导干部,其主体是公务员。公务员管理,或者说我国的干部管理、领导干部的任用管理,一般而言强调逐级晋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所谓“中方干涉加内政”的炒作是失败的。尽管有加情报部门不断炮制虚假报告进行精准投喂,这几个政客和媒体也非常卖力,但就一个话题渲染炒作了几个月时间,仍然未能在加拿大掀起他们期待中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而加拿大多数民众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糊弄。

  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482亿元,同比增长4.7%,比1-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制造业投资增长6.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76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4%;商品房销售额39750亿元,增长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民间投资增长0.4%。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3%、13.4%。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9%、19.4%;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2.1%、33.9%。社会领域投资增长5.6%,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3.8%、5.0%。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64%。

林明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