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年度特刊:盘点2024年有望改变医学的11个临床试验

来源: 红网
2024-06-12 20:22:18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医学》最新发布其年度特刊,盘点了在2024年有望改变医学的11个临床试验,其中,人工智能(AI)的应用特别令人瞩目。

  《自然-医学》高级杂志编辑Ben Johnson表示,这次上榜的有首次用于人体的疗法,如碱基编辑、新型疫苗和干细胞,还有AI算法、免疫疗法等。这些都是前景可观的疗法,但研究人员必须通过这些临床试验才能检验它们是否对患者有益。

  AI的应用在榜单中尤为显眼,虽然之前提出过各种可能性(或其他类似应用),但此类工具很少开展过临床试验。MARS-ED临床试验正在评估一个AI模型是否能协助预测急诊救治的患者在31天内的死亡风险。另一项仍在进行的试验正在追踪英国6家医院的15万名患者,测试AI是否能从胸部X光片发现哪些患者需要当天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肺癌早期诊断。

  此外,STEM-PD试验将源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植入患有中度帕金森病、50-75岁患者的大脑。而heart-1试验正在测试DNA碱基编辑是否有望作为一种疗法,持续降低患有某种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Ben Johnson认为,这些上榜的试验显示出正在开展的研究的广度,以及研究人员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尝试 解决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

  任建明建议,各个高校应重视开设专业伦理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十八大之后,纪检干部平均每年查办一万多人,反腐败权力绝不能滥用,查办案件有很严格的保密纪律,不能通风报信,不能以案谋私搞出新的腐败。”他认为,有些行业,比如教育和医疗行业,对从业人员就有很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纪检监察行业也当如此,“教育和医疗一个是培养人,一个是给人健康,那么纪检监察行业的使命是培养廉洁的氛围,维护健康的社会”。

  CMOS探测器的制造商是国内企业长春辰芯。在2022年7月参加一次国际天文仪器和技术大会时,葛健发现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实验室也正在考虑使用这款新型的探测器。

  “二十条”发布以来,因为将次密接、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等多类人群从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社区的防控压力增大,对于基层流调、核酸检测和风险区管理等工作带来挑战。“以前几乎很少有人要居家隔离,现在除了密接都要居家。”前述疾控人士感慨道。

  “无人机风波”不仅涉及表演项目,还进了台军内部。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针对台军内部是否出现大陆制无人机,台“国防部长”邱国正9日称,军用无人机不准使用大陆制品,台军方规定只要是军规无人机,都由台“中科院”制作。岛内民间如果有可使用的部分也会被纳入,但有相关限制,首先是不准使用大陆制品,其次是要遵守台军方的保密规定。

  充足与廉价的电力是中国制造竞争力强的另一因素。凭借新能源革命与储能技术发展,中国发电量与储能能力快速扩张。中国不仅发电量大,绿电产量高(水电占比21%,风电太阳能占比10%~15%),电力成本也远低于传统制造强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这成为中国制造重要比较优势。

  在证监会每季度更新名录前,符合《暂行规定》规定的新增个人养老金基金和基金销售机构,在纳入人社部和中登公司平台后,即可参加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

吴雅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