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产业(无锡)合作试验区揭牌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6 18:17:11

  中新网无锡12月2日电 (记者 孙权)11月30日-12月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高峰会在江苏无锡举行。活动期间,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产业(无锡)合作试验区(简称“试验区 ”)正式揭牌。

  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是惠及民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作为台资集聚高地,无锡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了很好的食品产业基础,形成了以茶叶、大米、阳山水蜜桃等绿色食品和中华老字号为特色,特殊食品为规模,江南大学为人才支撑,未来食品为发展方向的“政府+科研+企业”发展模式。

  此番揭牌的试验区,也是继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之后,落地无锡的又一重要的对台交流平台。根据计划,试验区将积极推动两岸食品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引入两岸食品科技产业创新链要素,加速集聚两岸食品科技领域企业、人才、资金与技术,加快构建两岸食品共同市场,探索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标杆区。

  此前,试验区的“三区四中心”战略定位、五大主要目标、十大重点产业和八大建设任务均已出炉。到2025年,试验区内食品科技领域台资企业要达到10家。

  选择食品产业入手,无锡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当地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食品产业链企业,形成了知名度较高的食品商贸集散中心。

  2021年,无锡获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今年,为全面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无锡还制定发布了《无锡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25年)》,对产业发展、人才的引进、保障措施都作了明确的要求。

  “希望两岸食品产业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能主动参与试验区建设,聚焦食品与健康产业前沿热点,广泛开展各类产学研交流,为食品与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深化无锡、台湾食品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无锡市委常委周常青表示,当前,无锡市委市政府正聚焦升级传统食品、做强健康食品,布局未来食品,加快科创平台升级、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特色食品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致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东方食品谷”。

  第三届海峡两岸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高峰会同期,还举办了海峡两岸食品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和第三届江南创新创意食品展。

  无锡是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截至今年10月,该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552个,协议台资超130亿美元,引进利用台资超70亿美元。据无锡市台办统计,目前,在无锡从事食品行业的台资企业近30家。(完)

  但疫情之下,广州汽车产业结构性问题也暴露无余。当地媒体报道,广州汽车产业“整零比”仅1:0.35,而汽车发达国家则为1:1.7。

  今天(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信长星说,目前,疫情防控依然处在吃劲的关键时刻,但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优良作风,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把每一名患者的救治工作做实做细,为保障群众健康、建设健康江苏再立新功。

  束焕希望观众能从今年的春晚节目里获得最简单纯粹的快乐和放松,最好,再有点共情。“这个共情可能是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有一两句话还真是自己想说的。现在有个流行词叫‘嘴替’,能做到让观众觉得,春晚上这人真是我的‘嘴替’,我觉得就很好。”

  198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被普遍认为是春晚历史上第一个小品。这个作品根源于观察生活练习,是戏剧学院里最常见的一种训练学生的方式,原来只是内部教学使用,没想到放在春晚上意外成功。进入上世纪90年代,春晚小品开始逐渐有了主题和戏剧结构。

  <strong>四是强化电力负荷管理。</strong>完善需求响应价格补偿机制,形成可中断用户清单,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电力需求响应,以市场化方式降低高峰时段负荷需求。加强电动汽车、蓄热式电采暖、用户侧储能等可调节资源库建设,并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拓展实施能效提升项目,推动消费侧节能降耗提效,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

杜家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