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生态持续改善让珍稀水鸟成“常客”

来源: 直播吧
2024-06-25 13:00:25

  中新网宜昌1月17日电(董晓斌 舒仁庆)记者17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该局通过为期一周的越冬水鸟调查,在宜昌区域共调查记录水鸟6目7科38种9969只,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6种220只,远安沮河、枝江金湖两处湿地公园的珍稀鸟类数量较2022年有所增加。

  近期,在湖北省林业局和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技术专家实地指导下,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 越冬水鸟调查。调查记录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分别是中华秋沙鸭98只,青头潜鸭55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是小天鹅37只,班头秋沙鸭12只,鸳鸯8只,花脸鸭10只。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专家伍遇普介绍,远安沮河、当阳青龙湖和季家湖、枝江金湖三处湿地是鄂西水禽迁徙通道,从监测数据看,远安沮河湿地公园同步监测中华秋沙鸭98只,观测数比2022年略有上升,而整体数据显示,宜昌占湖北省中华秋沙鸭调查数的30%。

  此次还新发现中华秋沙鸭栖息地4处,分别是长江枝江段、渔洋河宜都段、五峰百溪河湿地公园和长阳清江湿地公园。“中华秋沙鸭是重要的生态指示性物种,更多的栖息地适宜中华秋沙鸭越冬,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伍遇普说。

  据介绍,此次调查在金湖湿地公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55只,是2022年同期监测数的3倍,“原因是近年来金湖湿地通过大量种植青头潜鸭喜欢的荷花、蒲草等挺水植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头潜鸭前往。”

  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近年来,宜昌持续推进长江岸线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全力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来此越冬、栖息。(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华盛顿1月29日电 (记者 陈孟统)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众多博物馆连日来推出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庆祝农历兔年新春。

  意见强调,要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督,将粮食购销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领域,统筹运用多种方式强化监督;强化纪检监察与粮食和储备、市场监管、审计等专业化监督的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织密监督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民警赶到高速路口时,正好遇到刚下高速的耿先生一家,民警立即拉响警笛,以警车开道,仅用时13分钟,将耿先生引导带至宿迁市儿童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耿先生女儿系消化道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好在送医及时,经过医护人员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0/3281421306.jpg" alt="" /></a>

  在今天的会上,盱眙还下发了年度重大项目任务书。

  史晨祥和他的哥哥史呈祥是森林消防队伍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同大队的其他指战员一样,春节期间他们共同坚守岗位。哥哥史呈祥是通信员,弟弟史晨祥是副班长。

陈亭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