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爆火引发“东北热” “潮妈”穿大花袄过瘾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07 20:08:34

  中新网金华1月11日电 (张斌 董金姣)在南方卖牛肉的东北老板娘天天被问“是不是哈尔滨的”,和朋友一起吃饭选东北餐馆,和家人逛街穿上东北大花袄,照相馆推出东北大花袄主题摄影套餐,直播面向南方人推销哈尔滨的“御寒神器”……

  随着哈尔滨旅游的持续火爆,在中国南方,东北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老家是吉林长春的林丽辉在浙江省金华市卖牛肉20多年。自哈尔滨“火了”后,顾客听到她的东北口音,几乎都要问一句:“你是不是哈尔滨的?”

  还有顾客关心“东北究竟有多冷”“好不好玩”。林丽辉也会介绍家乡的特色景点。她说,现在哈尔滨这么火,去东北旅游的人多了,机票都变抢手了。过几天她要带家人回老家,好在已提前买好机票,“欢迎更多人去东北走走看看。”

  在金华市区,一些东北餐馆的生意也不错。最近,当地“95后”高中教师沈佳颖就跟着东北朋友去体验了一把。“在东北餐馆里吃饭,大家聊的话题大多与东北,特别是哈尔滨有关,挺有氛围感的。”

  金华市民姜雪英是一个“潮妈”,在网上看到这么多人去哈尔滨,爱玩的她也想去。但因年底生意忙、事情多,她实在挤不出时间,索性用自己的方式“接近”哈尔滨,给自己和丈夫各买了一件东北大花袄“过过瘾”。近日,她和丈夫穿上大花袄逛街,“回头率还是挺高的”。

  金华的韦女士前不久从哈尔滨旅游归来,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九宫格”照片,获得不少朋友点赞,尤其是一张身穿东北大花袄的照片。韦女士说,她和朋友在景点花50元租了件东北大花袄,“花袄配白雪,很出片,50元带来的快乐,真难忘。”

  东北大花袄带来的特殊体验也出现在金华市区一些照相馆。当地某照相馆近日就推出儿童东 北大花袄摄影套餐,受到不少家长

  一些南方客人正在为去哈尔滨游玩作准备,有人打算学几句东北话,有人则在购买“御寒神器”。

  “去冰雪大世界玩,可是人超级多,我可以说:老鼻子人了,就是忒冷,冻得嘶嘶哈哈的。”近日,金华市民羊冰清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一个学东北话的视频,配文是:学入门级东北话,初入“尔滨”不迷糊。她说,身边有些朋友已经学了起来,“提前学几句常用的东北话,再去东北玩会更有意思”。

  许女士在金华东阳专业从事针织行业30多年。前几天,她接到女儿电话,让她寄两条家里生产的加厚加绒棉打底裤,因为过几天要去哈尔滨玩。她介绍,工厂生产这款打底裤多年,厚度分为多种。1月开始,她在直播间推出这款“南方人去哈尔滨的神器”,销量还不错。(完)

  不过,他也指出,政协委员履职时,“跨界”是正常的,并倡导政协委员开展“跨界别”活动,例如隶属科技界别的政协委员可以参与其他界别的有关科技领域的调研、提案和建议等,“实际上,界别更多还是搭建一个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平台,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95后女生小夏在2021年底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我选择了高首付,所以只贷了40多万元。不过当时还在放贷难的时候,银行有额度就赶紧申请了,利率加点80个基点达到5.45%,属于比较高的。”

  环境资源界的委员中,四成以上是具有上述领域背景的官员,包括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叶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等。

  #警方辟谣胡鑫宇为熊猫血#2月2日,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召开。发布会上,江西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及市县相关部门,发布胡鑫宇事件最新调查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上,相关人员称胡鑫宇为o型血,并非网传熊猫血。目前,公安检查机关对于造谣人员已依法进行处罚或逮捕。

  作者施耐庵用自己的笔狠狠地讽刺了一把那个时代,通过一部人物群像,揭示了一批人物面对的时代困境,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

  李侗曾认为,免疫力低下、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可能会是下一轮疫情中较早的一批,而已经感染过的人,尤其是接种过疫苗的人,他们在接种疫苗基础上的感染叫突破性感染,这部分人即使二次感染,或者第三次感染,成为重症或危重病例的风险也会比较小。

陈静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