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改扩建项目用地考古发掘汉至明清时期古墓71座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3 17:21:45

  中新社广州12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6日通报称,该院对广州东风东路小学本校区及广州市第二幼儿园教学楼改扩建工程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勘探,当前已清 理汉至明清等各时期遗迹约90处,其中墓葬71座。

  发掘的71座墓葬,包括晋南朝时期墓葬20座、唐宋时期墓葬14座、明清时期墓葬37座,灰坑9个,井3口,排水沟7条,出土鸡首壶、青釉碗、三足砚、四系罐、滑石猪等各类质地文物约108件(套)。

  项目用地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南侧。记者当天下午在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仍在进行考古清理工作。

  据介绍,此次清理的古代遗迹绝大多数受现代建筑基础影响,保存状况一般。墓葬分布相对集中,存在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的现象。已清理的70多座古墓葬中,晋南朝时期墓葬均为砖室墓,数量较多,部分规模较大,精心营造,设有长排水沟,但多被盗扰、出土器物较少。

  “此次发掘的古墓均为平民墓葬。”该考古项目领队张希告诉记者,项目用地地处广州古城东郊,距广州古城中心(今北京路、中山四路一带)直线距离约3公里,位于广州市“红花岗—竹丝岗—梅花村”地下文物埋藏区,是重点保护区域。这一带地势较高,周边有红花岗、竹丝岗、马棚岗、猫儿岗、象栏岗等山岗。195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该地下文物埋藏区范围内配合建设工程进行多次考古工作,清理各时期古墓葬、水井、灰坑、灰沟等遗存,出土了大量文物。

  张希表示,本次考古发掘再次表明这一区域是广州古代先民重要的埋葬场所,为研究古代广州地区葬俗、广州历史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完)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strong>题:毅行大道天地阔——新征程上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strong>

  这几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来自医务部、门诊部入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现场驻点办公,动态合理分配床位,实时解决急诊患者收治问题。医院建立综合救治病房,通过内外科医生协作,提升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急诊患者的收治能力。(央视网)

  北交所发布的2022年股票市场统计快报显示:北交所2022年共83家公司公开发行上市,融资金额163.84亿元。

  “这下面能滑冰吗?”“应该能吧,那么多人都在玩呢!”下午4点,一对父女来到位于东三环西侧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观望片刻后,两人从岸边跳下来,穿过密密麻麻的人群,朝冰面中央走去。

  此外还有:邻居(25.17%)、同事(23.14%)、医生(16.75%)、社区工作人员(15.85%),快递员(15.53%)、外卖员(14.57%)等。

  进入1月,北京各大冰场相继开放。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安全风险提示,提醒市民前往正规冰场游玩,禁止“滑野冰”等危险行为。

陈信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