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经济”为节日消费再加一把力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2 17:55:05

  【地评线】飞 天网评:“端午经济”为节日消费再加一把力

  粽香四溢、艾叶流芳,龙舟竞渡……今年的端午假期,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新中式”消费热点,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释放出“假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节日消费是观察我国经济的重要窗口。透过端午小长假,展示出了我国文化消费的强劲势头,展示出了旅游消费的灵活多样,展示出了消费市场的勃勃生机。当前,在国潮文化下,“新中式”旅游火热,人们在旅游中越来越注重民俗文化体验,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巨大魅力。各地依托文化底蕴创新消费场景,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需求,以更富创新的体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断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旅游消费灵活多样。每一个节日,都是人们出游的大好时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时节正是人们选择休闲避暑的前奏,通过端午出游,为即将到来的避暑出行进行探路。由于端午节只有3天,因此,短途周边游成为了一个热点。从品尝特色农家菜到参与端午传统民俗文化,从亲近自然的山水田园旅游到休闲惬意的乡村漫步,来一场轻松惬意的短途游,成为很多游客端午出游的首选。无论是从端午小长假,还是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旅游消费日趋多样化,游客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灵活、个性化出游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尤其是短途周边游,契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状态,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旅行的乐趣。同时,随着高铁等交通工具日益完善,能够缩短游客前往邻近城市的时间,周边游也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精准把握旅游市场的特点趋势,注重旅游新场景的营造,吸引游客入驻打卡。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现在,全国上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科研项目内卷局面。”主要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李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蒙古国南戈壁北部是一个草原带,受全球气候变化及当地经济开发活动的影响比较大。他实地调研发现,这些区域草原退化非常明显,荒漠化重心有北移倾向,增加了蒙古国的沙尘源地,这是一个新的问题。

  注意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相关问题的是总台央视记者,而不是一些外媒记者。这显然意味着中国方面相当乐意将这件事公之于众。更须注意,此前一天,中乌两国最高领导人刚通了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还有媒体爆料称,去年12月华盛顿提供了关于中印边境的“更加详细,传送速度也更快”的卫星图像。当时美印军队正在举行第18次联合军演,地点是在印度北阿坎德邦的山区,距离实控线仅60英里。

  根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022年部门预算》,2022年初,高能所支出总计25.7亿元,其中基本支出4.38亿元,占17.04%;项目支出21.04亿元,占81.80%,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的运营和科研经费中超过80%来自竞争性项目。在理论物理所,2022年的预算也显示,项目支出占比接近70%。

陈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