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2 16:37:12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 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根据通知,南方地区要按照应试尽试原则,积极开展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开放共享区域。其他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试点城市,合理确定开放共享区域,以点带面,逐步探索建立轮换制养护等管理机制,不断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从小,王鹤棣就不服管,与其说“有些逆反心理”,不如说是“没听过爸妈多少话”。进入演艺圈也不在他最初预设的人生轨道上,他曾想好好打篮球,成为体育生,就像他的偶像勒布朗·詹姆斯那样,在任何绝境中都能展现出色的球技。

  说起豫剧,大家都知道。越调是啥,许多人都不清楚,老河口豫剧团为啥改唱湖北越调呢?

  每天上班前,下班后,信江河边或是游泳馆里总能找到陈振华,一日两游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冬日,信江水冷,脱去衣物,陈振华习惯先站在岸边吹上一会儿河风,做个拉伸,再缓慢下水游上50米后折返回去。

  中国人保财险产品精算部总经理张琅说,中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就需要知识产权保险为各种知识产权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风险保障,继续发挥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关键环节的支撑保障作用,包括“构建完善知识产权保险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服务链条”“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强化风险防控”“进一步强化与知识产权保险的公共服务”等内容。

  “长视频平台最开始处于抢份额的阶段,大家都在尝试哪些内容能够让用户付费或者吸引广告,那时是一个尝试期,平台都在试图寻找商业的上限。”徐康认为目前视频平台已经测试出了付费用户的天花板,盈利是最重要的目标。降本一方面是平台自身降低人力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则传导给制作公司,降低预期,影视公司、演员都一样,“不再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李宏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