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到小螺栓 数字化监管体系引领桥梁养护新时代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22 01:20:02

  中新网绍兴12月23日电(方堃)“钱塘江造桥”,作为一句歇后语,曾被用来形容不可能完成的事。

  “嘉绍大桥建在举世无双的钱江大潮‘头’上,这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段之一,在‘强涌潮区’建桥,此前世界上并无先例,所以那时国内外桥梁界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回忆起建桥历史,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海涛感慨,嘉绍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横跨江面的巨大建筑,更是一项彰显中国科技实力和工程水平的伟大工程。

  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20世纪70年代以前要看欧美,20世纪90年代看日本,而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这已是世界桥梁建筑领域公认的观点。

  嘉绍大桥地处杭州湾大湾区中心位置,北起浙江嘉兴尖山,南至浙江绍兴沥海,全长10.137公里,于2013年7月正式通车试运营。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多塔斜拉桥“双排支座+刚性铰”结构体系,建成时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设计寿命100年。

  2023年,嘉绍大桥迎来通车十周年。截至目前,大桥累计车流量达到1.5亿辆次,日均车流量约5万辆次。

  “嘉绍大桥通车10年,大大缩短了杭州湾两岸的时空距离,充分发挥上海龙头辐射作用,推进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增强区域竞争力,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浙江省交通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允法如是说。

  当前,中国桥梁工程技术发展正面临“以建为主”向“建养并举”转型。一座大桥的建成代表着桥梁的生命周期正式开始,如何在“百年”生命周期里安全可靠地为民众服务,是大桥管理者、建设者、养护者的历史使命。

  2021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通知,明确将嘉绍大桥列入中国11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监测系 统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记者了解到,嘉绍大桥启用刚性铰螺栓电子监控系统,在大桥箱梁内布设16个螺栓并联网,大桥主桥桥面上布设16个北斗系统测点、主塔6个GNSS监测点,真正实现了大桥实时监测。

  “嘉绍大桥在建设初期就引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过去十年间,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和智慧管理体系,对大桥进行精细化、科学化、全天候养护管理。”嘉绍大桥公司总经理黄立元介绍,嘉绍大桥目前已实现“海陆空”全天候数字化监管体系,将数字化“武装”到小螺栓。

  数字化转型是中国推动“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一级调研员李健看来,在“交通强国”等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路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保持增长趋势,新增道路养护需求量大,行业正走向大规模、高质量发展黄金期。嘉绍大桥以安全、高效、智慧、融合为主线,统一数据技术要求,实现由设计到施工、管理、养护、运营的数字化和数据流转,对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养护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完)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7/33/13818416079476860793.jpg" alt="" /></a>

  进村入户解难题。“今年小麦种了多少亩?”“浇水打药方便吗?”……河南省原阳县大宾镇党委书记王鹏举每次上门走访,都把农户的春耕需求记下来,最短时间内提供解决方案。“镇里动员党员干部、种粮大户组建春耕生产服务队,助力老人、脱贫群众春耕春管,解决生产后顾之忧。”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开放而繁荣。在盖博天看来,陶瓷文化是景德镇宝贵的财富,应该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推动陶瓷文化创新发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我希望我的产品能够在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盖博天说。

  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人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一些作风问题,往往就是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带来致命破坏的问题。

  在“片荒期”,影院不得不想尽办法“自救”,比如有的电影院化身影楼拍摄场地、烛光音乐会的举办地、脱口秀的舞台……有业内人士说,这些“自救措施”不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记电影、不要离开影院。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土耳其媒体报道称,土耳其地震造成加齐安泰普一座古堡倒塌,该古堡有数千年历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许孟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