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碰!高考临近,多地警方紧急提醒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7 04:55:06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邵萌)“提升专注力、服用后精力充沛、短时间内提高成绩......”近年来,每当高考临近,这些颇具迷惑性的宣传词便会伴随着一种号称“聪明药”的药品受到一些家长追捧。

  中新网注意到,5月以来,已有上海、江苏、山西等多地公安、检察、市场监管部门发文提醒家长、学生,千万别碰“聪明药”。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聪明药”并非某种特定的药物。目前常见的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三类精神药物,在一些家长口中流传最广的是利他林。

  其中,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与阿德拉的主 要成分右苯丙胺为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莫达非尼则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公开资料,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用于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的治疗。阿德拉也主要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以及发作性嗜睡症。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用于治疗自发性嗜睡症和发作性睡眠症。

  鉴于此类药物的滥用趋势及危害性,2023年10月7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加强依托咪酯和莫达非尼药品管理的通知》,该通知中提醒,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将莫达非尼作为药物滥用监测的重点品种,密切关注其滥用变化情况,如发现滥用情况及时报告,必要时采取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措施。

  滥用危害有多大?

  一些不法分子宣传弱化甚至主动忽视所谓“聪明药”的危害,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是很危险的。

  “福州公安”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的科普文章提到,所谓的“聪明药”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不仅不能使人聪明,服用这类药物后还可能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心动过速等。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成瘾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鸿云此前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在哌醋甲酯是否引起药物成瘾的问题上,正常人为了考试而临时服药,或者ADHD患者平时不服药,考试才服药,或者擅自增加剂量,改变服药方式,或者为了其他目的擅自用药,任何没有适应证、没有医生处方、没按照医嘱用药的情形,都属于滥用,可能带来危害,包括成瘾及不良反应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走捷径的“聪明药”真的存在吗?国家药监局官网曾在2018年发布提示,其中提到,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除了依靠平时的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完)

  对于抗原检测而言,与此前的核酸检测同理,需要找到买单方与市场需求。对于灵敏度而言,根据《新冠抗原快速检测专家共识(2022)》(下称《专家共识》),由于抗原检测的方法学局限性,其检测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抗原检测不能用于疫情“清零”策略的筛查目的。

  缪晓辉认为,一方面,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松绑,老年人作为话语权低、有各种基础病的弱势群体,究竟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护、应对感染值得科普。另一方面,当下各种用药建议层出不迭,公众对感染仍十分恐惧,很多人各类药物叠加使用、稍有不适便开始用药,乱象丛生,有必要在此刻加紧呼吁科学应对的方法。

  那年世界杯的“英德大战”让许多球迷记忆犹新。贺炜也感慨:“观众朋友们在老去后,坐在壁炉边,抱着自己的孙子给他讲世界杯故事时,一定不会错过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这场八分之一决赛。”

  殷良平喜欢打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他身边,自然形成了一个牌友圈子。圈中既有公司的下属,更有意图“围猎”他的商人老板。对此,殷良平却毫不避讳,呼朋引伴,沉溺其中。

  多位社区医生在采访中提到,抗原阳性的感染者在初期大多会有慌恐情绪,使得社区医院的电话频繁被“打爆”。广州市越秀区的一位社区医生说,他不仅要负责“追阳”的任务,还承担着接种疫苗、特殊病人监测等工作,“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劈成三个人都不够用。”

  过去三年,受发展战略拖累,富力地产的流动性一直趋于紧张。自2019年起,富力地产启动了出售资产、促进销售、股权融资、减少拿地等举措来缓解现金流窘境。据年报,截至2021年底,富力已有近299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已违约或交叉违约。

陈淑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