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新晋顶流”分红险遭遇实现率“滑铁卢”,未来还值得买吗?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4 10:31:11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经历2023年寿险利率调降后,分红险一跃成为寿险业“当家花旦”,但随着近期多家寿险公司分红险实现比率的出炉,分红险 又深陷不达标的争议中。

  据统计,目前已有27家人身险公司公布793款分红型保险产品2023年分红实现率,其中391款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100%,占比近50%。其中,光大永明人寿等险企的分红实现率从超过100%发生断崖式下跌。

  具体来看,光大永明人寿所售“金保鸿利两全保险(分红型)”“金保安盈年金保险(分红型)”“鑫玺人生年金保险(分红型)”3款产品红利实现率均为19%,但2022年,上述3款产品分红实现率分别为167%、161%与100%。

  光大永明红利实现率的下跌和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无关系。尽管该公司2021年-2023年这三年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89%,但最近几年的盈利状况不佳,2022年亏损12.79亿元,2023年亏损6.54亿元,2024年一季度又亏损了6.24亿元。

  另外,长城人寿公布的11款产品中,除长城鸿福一生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保持111%不变外,其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有7款降至100%以下,为75%-84%之间。而鼎诚人寿所售“新光海航祥瑞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红利实现率已低至0%。

  不过有头部寿险公司渠道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尽管公司今年分红险实现率也有所下滑,但分红险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合适的客户可以突破当下利率天花板。“尤其结合海外分红产品历史也可以发现,保证利益定价利率逐渐下调是必然,比如从2.5%到1.5%甚至更低,但保证部分降低会增加分红部分弹性,长期看是对客户负责任的选择。”

  另有合资寿险公司总精算师也对界面新闻表达了对分红险的看好。“分红险由确定收益和超额收益两部分组成,确定收益的利率低于传统寿险,给险企配置压力较小。同时,这种具有利率弹性的保险产品对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产生了保护,也和客户分享了经营成果,是一种共赢。”

  但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此前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她不认为分红万能和投连产品适合所有的客户,如果过多强调这类产品,行业会再次回到几年前大量出现的新型产品销售误导中去。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去匹配不同风险的产品。另外就她的观察,中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对于浮动收益的产品接受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

  为严格规范分红险,2020年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修订完善了分红保险利益演示的方法,明确了演示利率上限,并将红利分配比例统一为70%,将险企自主调节的空间压缩,既能防范销售误导和恶性竞争,也有利于防范行业利差损风险,防止公司通过分红演示进行恶性竞争。

  在香港地区,分红险是主流险种,且保单的保证利率在30年时仅有0.33%,高收益完全依赖于分红部分。

  根据披露,并不是所有分红险产品在各年度都能实现预期红利,在部分年份会出现低于预期超过10%的情况。为了缓和回报波幅,保险公司会选择把所得的利润及亏损透过保单较长的年期摊分而达到更稳定的红利及分红派发。

  不过伴随着保单生效越来越久,香港保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一旦保单生效超过10年,分红实现率便会跌至80%-90%。

  前述总精算师分析,红利实现率应该拉长来看,这样才可以反映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分红策略。同时保险公司也有责任管理投保人的分红预期,以免大开大合导致恐慌性退保。

责任编辑:王若云

  稳预期才能强信心。对企业而言,这跟给予政策帮扶、补贴支持等一样,具有实际意义。

  《纽约时报》认为,“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对拜登政府提出的“友岸外包”计划是一种考验。因为许多公司发现,他们很难找到将供应链移出中国所需的工厂场地和技术工人。

  据了解,2022年,中国再新增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江苏淮安白马湖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达764.7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2日电 (记者 庞无忌)2日,亚洲房产科技集团居外IQI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全球房价指数报告显示,由于西方各国利率上升、通胀飙升、全球经济放缓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不利因素,去年三季度全球楼市集体“熄火”,房价大面积降温。

  第三,美国极有可能干预和阻碍。长期以来,美元都是美国从拉美攫取利益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于拉美地区的经济干预。孙岩峰认为,如果南美洲共同货币从倡议变为行动,势必给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权带来变数,挑战美国的金融霸权,这是美国无法坐视和容忍的。因此,南美洲共同货币受到美国的外部干扰也是可以预见的。

  中炬高新近期公告显示,截至1月17日,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对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增至15.48%,而中山润田因为被动减持,对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例降至13.75%,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就此易主。

卢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