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欧新能源经贸摩擦 中方释放三信号

来源: 华商网
2024-06-03 21:38:02

  中新社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李晓喻)针对中欧电动汽车领域经贸摩擦,中国商务部官员近期密集发声,释放三重信号。

  信号一:搞保护主义,不是中欧正确相处之道。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调研奇瑞埃布罗合资工厂时称,中欧之间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这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从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 不正当竞争”,到不顾多家欧盟企业和其他产业明确反对,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主动发起反补贴调查,再到直接突袭检查在欧中资企业办公场所,并扣留企业运营设备,欧盟近期一系列举动保护主义色彩相当明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欧盟一度“一车难求”,一些欧盟国家传统汽车产业受到影响。欧盟此举意在阻止中国新能源产品大量进入并占领当地市场,为自身产业发展转型争取时间。但实际上,绊倒对手并不能让自己实力更强。

  信号二:处理经贸摩擦,应当对话而非对抗。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希腊雅典主持召开希腊中资企业座谈会时称,中方愿与欧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为双方企业开展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开放、公平、可预期的健康市场环境。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此前也称,希望欧方切实考虑各界关切,与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不少欧盟成员也认为贸易战绝非选项。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和数字主权部部长勒梅尔宣称,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贸易战,因为贸易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利益”。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也认为,贸易争端只有输家,不可能有赢家。

  欧盟现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认为,中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已深度相嵌交融,双方有经贸摩擦不可怕,关键是要重视彼此关切,积极通过谈判加以解决。

  信号三:若贸易摩擦升级,中国有充分应对准备。

  中国商务部曾称,将密切关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进展。

  江岸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曹景告诉记者,今年迎春文化活动从腊月二十四小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市民、游客不仅可在此品尝地道武汉美食,选购特色年货,还能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及非遗技艺。其间,还将举行威风锣鼓、舞龙舞狮、请财神送福禄、猜灯谜、闹元宵等民俗活动。(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太原1月15日电 (记者 李庭耀)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涉农人才如何“下得去”“留得住”?15日,正在进行的山西两会上,山西省政协委员、长治市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俊林建言,建立健全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支持系统。

  回忆起第一次制作粽子时,潘丽平笑道:“卖相不好看,我摸得出来。”从第一次到后来的无数次,她用十指代替双眼,调整食材在粽叶上摆放的位置和粽叶弯折的弧度,依靠感觉与想象,制作出形状最为理想的“枕头粽”。

  2023年,全球能源安全不确定性将依然存在。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仲明表示,未来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多措并举加快建设能源绿色安全发展新体系,持续提高能源产业发展潜力,为浙江“拼经济”注入强劲“底气”。

  他们认为,从另一层面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双减”和“非遗文化传承”双赢的培养目标,真正让非遗文化传承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将于16日至20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这是该论坛年会自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次回归传统方式于1月份以线下方式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既道出了世界面临的严重危机,也指明了克服危机的唯一出路。

王菁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