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开启夏日转场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5 03:38:00

  中新社赤峰6月14日电 (奥蓝)14日起,一场浩大的游牧迁徙在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上演。未来4天,1200余户牧民、12.8万头(只)牲畜从冬营地定居点出发,分期分批沿海哈尔河、苏金河、达拉尔河及其支流,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6个夏营地同时进发。

  巴彦温都尔苏木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阿鲁科尔沁草原 游牧系统核心区。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于202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这里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森林、灌丛、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牧民保留着区分冬营地和夏营地、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当地政府在沿途设置了3个卡口,用于清点入场牲畜数量,保证夏营地内草畜平衡。14日是转场第一天,凌晨3时许,已经有牧民在卡口等候。

  清点数量、核对通行证、放行……阵阵细雨中,一切井井有条。大部分畜群边行进边吃草,牧户们有的骑马,有的骑摩托,有的开车,还有的徒步,与牲畜一起匀速前进。沿途能看到三三两两的牧户席地而坐,休憩进食。

  “等去了夏营地我们就轻松了,牛羊对那边很熟悉,几乎不用操心。”白音察干嘎查牧民赛毕力格是“80后”,和两户邻居早上4时赶着牛群出发。记者在卡口见到他时已近11时,35公里的转场路刚走一半。“3家一共80多头牛,每年都一起走,大家互相照应。”

  之后直至9月底,牧民们将在夏营地“安营扎寨”,牧牛放羊。夏营地的百万亩草场都在生态红线内,不允许建房屋,家家都扎起蒙古包。不少人家的蒙古包在迁徙前就已提前扎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内蒙古广袤草原上,大部分牧民选择定居生活,但仍有不少牧民保留着游牧迁徙的习惯。日前,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场60户牧民、2万头牲畜的转场刚刚结束;1天后,百公里外的通辽市扎鲁特旗又将进行一场500余户牧民、5.8万头牛的转场活动。

  “这里牧草丰美,视野辽阔,很适合牲畜过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罕达盖苏木白音布日德嘎查牧民嘎础拉日前和家人带着200头牛、200匹马、2000只羊完成了70公里的夏日转场行动。“我们巴尔虎蒙古族有着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我开始经营畜牧产业后,也延续着这一传统,这都是为了草原能保护得更好。未来,草更绿,水更清。”(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科学精准问责,为担当者担当。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优势区域要走在前,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各地区都要多作贡献,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质疑和愤怒

  长白山冰雪旅游优势明显,包含长白山景区核心景区,以及温泉、冬季民俗活动、滑雪场等冰雪旅游产品,适宜的气候条件也让这里成为很多游客赏雪、滑雪、玩雪的首选之地。

  此外,2022年俄乌冲突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西方军事情报部门异常活跃。俄“观点网”撰文指出,除通过卫星侦察向乌军提供情报外,美国和北约的侦察机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过去10个多月里,北约侦察机利用高分辨率雷达识别摩托车大小的地面目标,准确提供坦克、榴弹炮、防空导弹等坐标,供乌军接收使用。据悉,包括E-3A哨兵预警机、S-100B“百眼巨人”预警机、波音RC-135战略侦察机、“乌鸦”侦察机、EP-3E“白羊-2”型电子侦察机、ATR-72 ASW反潜巡逻机、RQ-4全球鹰无人机、庞巴迪挑战者650阿尔忒弥斯侦察机,以及E-8C“联合之星”指挥机等型号在内的北约飞机,全天候、大批次地支持乌军。

  从田野、书斋走上屏幕,王巍的转变也预示着中国考古的变化。2022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第101年,进入第二个100年,中国考古不再满足于埋头发掘和整理,而是要走向阐释,见众生。

  2022年,我国经济在波动中回稳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0万亿元。这是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取得的,是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下取得的。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

吴新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